自黎智英案踏入结案陈词阶段后,外部势力也开始了“最后的疯狂”,完全无视事实只顾炒作黎智英案的“健康问题”,还夸大到黎智英“时日无多”云云。事实是,黎智英每日获得医疗检查,他本人也没有任何投诉。然而,美国政府、CNN、“无国界记者”却无视本土医疗崩溃、监狱性侵丑闻,造谣抹黑香港司法,尽显“双标”本色。这不但只是一场打着“人权”旗号的闹剧,更是对法治的公然践踏。
在上周的聆讯中,黎智英的代表律师已公开表明,惩教署每日都为黎智英安排医疗检查,每次出庭前,都有医生再三确保其身心状况没有问题。
关于其心悸问题,医管局到诊专科医生日前更为他进行了详细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样,但为以防万一,专科医生仍然建议为黎智英处方按需要服食的药物,以及佩戴心脏监测设备,倒是当时黎智英本人因“误解”而拒绝佩戴监测设备。惟辩方律师清晰指出,黎智英没有对相关医疗服务有任何投诉,法官亦对惩教署安排表示赞赏。
黎智英“亲证”假新闻
试问,这种水平的医疗服务,全世界有多少地方的监狱可以提供?香港医疗水平一直在全球享有盛誉,由专业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最适切的医疗服务,对在囚人士亦一视同仁。在卫生署派驻惩教院所的医生协助下,全日24小时都有基本的医护服务提供,医管局或卫生署的到诊专科医疗人员,如牙科、外科、骨科及眼科等专科医生,也会定期为在囚人士诊症及治疗,甚至现在在囚人士还获提供视像遥距诊症服务。说黎智英得不到适切照顾,根本是胡说八道。
更重要的是,“无国界记者”、CNN等媒体不断称黎智英如何受到“不人道待遇”、怎么遭到“虐待”,拿着几张“看起来瘦了”的照片大张其事,却独独算漏了黎智英本人的回应。
现在黎智英自己明确表示对相关安排没有任何投诉,单是这句话,就已经比所有那些针对黎智英健康状况的第三方陈述更具说服力,也直接让“无国界记者”和CNN变成了跳梁小丑,从“捍卫人权”的道德高地掉落到制造假新闻的劣质媒体。
从“无国界记者”到CNN,再到美国政府,如此热衷地关注黎智英的人权,甚至不惜造谣抹黑惩教署,极尽诋毁之能事。但他们偏偏对近在眼前,发生在美国的诸多人权问题视而不见。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列举详实数据揭露美国真实的人权状况。
报告中提到,美国的医疗和保险体系昂贵低效触发众怒,过度市场化和高垄断化推高医药价格,利益集团绑架政策制定。很多人因难以负担基本的医疗保健费用无力就医,一生中不得不忍受各种病痛。美国医疗保险公司更以“延迟、拒绝和不支付”等手段对付投保者,大批中低收入病人因为医疗债务而破产。
讽刺的是,黎智英在狱内受到的待遇和医疗照顾可能比许多美国人还要好。美国国务院的所谓“人权报告”称在囚生活对黎智英等人的身心健康及生命构成严重威胁、CNN直接断章取义说黎智英没有获得药物、“无国界记者”甚至要求全球就黎智英的“健康问题”采取行动。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关心过美国一般国民的医疗问题。
法庭不是表演作秀场所
不管案件涉及什么罪名,被告有什么身份背景,法庭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法律程序来彰显社会公义。法庭从来不是任何政治立场的宣传舞台,也不是为了服务任何“表演者”而存在。
自黎智英等涉国安案件开审以来,总有一班人排队入场霸占公众席,美其名曰“旁听师”,却不时喧哗起哄、声援被告、粗口辱骂、恐吓法官、主控官或证人,当押解被告的囚车离开时,这班人再摇身一变为“送车师”一路“护驾”。究竟其目的是单纯的关注司法程序,还是想干预司法程序,实在不得不惹人怀疑。说到底,法庭理应由控辩双方透过“以法论法”的形式来判断被告是否有罪,任何参与者包括旁听人士,都不应用任何方式企图干预或破坏这个过程。
如今黎智英案进入最后大直路,所有证据已经清楚还原出案件的真相,外部势力再多的威胁也不可能恐吓到法庭,更妄想可以借由操弄“健康问题”这种小手段来干预香港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