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政经局势变化快速,关税税率及限制措施曾经数日一变,令各行各业无所适从。在外围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因素下,今年香港航空货运业同样充斥不安情绪。
可幸的是,航空界人士依然秉承香港传统的拚搏精神,灵活应变,力求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今年上半年,在全球贸易持续不稳定影响下,香港国际机场货运量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加1.9%至240万吨。
开通“一桥双机场”货运
其中,业界龙头公司国泰航空的上半年业绩稳健,货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4%,令不少业界人士喜出望外。此佳绩固然是国泰航空全体同仁的辛勤成果,亦充分反映了整个业界在北美航线业务受到冲击时,及时扩充其他如欧洲航线等替代生意的灵活头脑。
香港航空货运业界得以在困境中逆流而上,绝对是多年努力的成果。但为了持续应对瞬息万变的关税贸易壁垒及邻近区域机场的挑战,香港必须继续稳中求变,不断提升竞争力。香港国际机场自2010年以来,已经14次成为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其中,2024年货运量按年攀升10%至近500万吨。去年11月全面启用三跑道系统后,处理航班升降量及货物能力再度提升。现时三跑道系统启用时间尚短,可根据实际运行数据与经验继续优化及提升整个系统运作效率。机场亦可针对近年兴起的电商及高附加产值货品,设立如冷链及医药物流专区,协同各大货运站巩固香港专业货运中心角色,抢占电商与冷链市场。
将内地货源与环球市场相连接,一直是香港航空货运业发展的命脉所在。香港回归前的“广东制造、香港出口”模式历经数度进化,蜕变为今日的“大湾区联动、陆海空联运”的深度绑定模式。香港国际机场设立的东莞空港中心去年处理的进出口货运总值超过100亿元,证明东莞─香港的海空联运模式可行,应加快完成其永久设施,并考虑在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覆製此模式,加强香港在此联动机制下的枢纽地位。同一道理,香港机管局已正式入股珠海机场,应尽快开通横跨港珠澳大桥的“一桥双机场”跨境货车,并以无人驾驶为目标,实现全天候货运枢纽功能。
转型为“全球供应链中心”
香港国际机场无疑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作为屹立于世界货运版图之巅的传统枢纽,其目光应更加长远,并依托三跑道系统有序释放运能,发展冷链及高附加值货品,以提升整体供应链的磁吸效应。此外,通过深度联动东莞、珠海等邻近城市,激活大湾区的经济潜能,加速转型为名副其实的“全球供应链中心”。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强大优势,各界人士应各显所长,紧紧掌握得来不易的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的宝贵地位,为香港经济再次书写辉煌的新篇章。
成都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