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维港观澜/敢于面对不足、勇于完善制度:支持政府全面检讨采购机制\董光羽

2025-08-22 05: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日全城闹得热烘烘的话题,莫过于政府采购饮用水的风波。投得港岛和部分离岛合约的公司“鑫鼎鑫商贸”在投标过程涉嫌造假,提供予政府人员饮用的樽装饮用水亦属“冒牌货”。政府连日来就事件采取一连串的跟进行动,相关官员亦多次作出公开回应,承担主体责任的政府物流服务署由署长陈嘉信代表向公众公开致歉,展现政府主动和果断解决问题的决心。

  政府果断应对樽装饮用水风波

  虽然今次事件,源于有人存心以不法手段欺骗政府,但必须承认,社会对政府今次的采购安排有很多疑问,事件亦突显了政府的采购程序存在风险和不足。面对社会的高度关注,整个政府绝无怠慢,除了警方和海关对涉事公司和人士进行刑事调查和作出拘捕行动外,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公布了三项跟进行动,包括(一)主动邀请审计署进行审查;(二)由财库局局长牵头,成立跨部门的“检讨政府采购机制专责小组”,审视现有政府采购机制,以堵塞可能出现的漏洞;和(三)责成物流署承担主体责任,做好善后工作。政府亦即时终止所有与“鑫鼎鑫商贸”负责人有关联的合约,并作出严肃跟进,包括追讨政府损失和将违法行为交由执法机构处理。上述的一连串的行动,可见政府对事件非常重视。

  政府采购程序须进一步完善

  政府每年批出的采购合约成千上万,如何能做到巨细无遗,确保没有人可以钻空子,甚至是处心积虑“上下其手”,以犯罪手法取得政府合约,难度极高。这对负责检讨的专责小组而言,绝对是一项挑战。

  政府进行招标采购,须确保过程公平、公开和清晰,也要满足《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的要求;采购的目标是以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法,为政府采购所需要的货品或服务,价钱和质素两者均须并重。而政府需要招标采购的项目既多又繁琐,专责小组要就不同性质、金额的货品和服务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避坑”方案,确实相当困难。

  积极提出及落实可行建议

  就此,领导专责小组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明确表示,虽然预期在三个月后就初步建议提交报告,但为了尽早改进政府的招标采购程序、堵塞漏洞,会在中期就一些重点事项,例如尽职调查、招标准则、合约管理和质量保证等提出即时可行的建议方案,而不是待检讨报告完成后才一并向公众交代。在确保公帑用得其所的前提下,笔者绝对支持专责小组“成熟一项改一项”的策略,尽快落实改善措施,加强政府的把关能力,亦更好安广大市民的心。

  事实上,政府一直积极落实改善采购程序的建议。举一例子,根据物流署署长出席记者会时指出,审计署曾在2012年的审计报告就物流署采购樽装饮用水,提出三项加强质素保证措施,这些宝贵的建议其实早已被物流署采纳和优化。基于政府对今次事件的重视程度,笔者绝对有理由相信,当局会采纳审计署和跨部门专责小组提出的可行及有用建议,改善整个采购程序。

  若有人为疏忽必追究到底

  对于有人存心造假,以不法手段欺骗政府,执法机构要严正执法,追究涉事人士和公司的刑事责任。公众的另一关注点,是有没有公职人员需要就事件负责。关于这一点,物流署署长陈嘉信承认今次事件突显现行采购机制,未能完全堵截存心诈骗的投标者取得政府合约。涉事公司“鑫鼎鑫”怀疑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一部分真实文件,同时亦可能涉及伪造文件,借以满足投标要求。陈嘉信指出有关手法令物流署职员在审查相关文件时,未能及时察觉有问题,并就事件向公众致歉。

  笔者认为,现阶段要判断是否有公职人员须负责,为时尚早。正如许正宇所言,审计署已经启动调查,承诺若发现有人为因素或由疏忽引致,政府必定根据公务员纪律机制或工作表现管理制度严肃处理。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回应传媒查询时亦强调,公务员制度有明确的惩处机制,并保证政府一定会严格依照机制处理。因此,社会不宜妄下判断,待政府按机制查清来龙去脉,再作评论不迟。

  发生樽装饮用水风波,显示政府现行的采购程序及指引,确有不足和必须改善的地方。而观乎政府事后处理和检讨的积极性,政府绝对是敢于面对不足、勇于完善制度。

  笔者期望政府做好沙盘推演,堵塞采购程序上出现的漏洞,避免风波重演。社会亦要给予政府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审计署和跨部门专责小组尽快完成工作,落实改善措施,真正做到“刮骨疗毒”,避免同类事件日后再次发生。同时期望执法机关可以将所有涉事人士缉拿归案,将他们绳之于法。

  时事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