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评论/从西藏到香港的发展启示\吴志斌

2025-08-25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对西藏各族群众表达了亲切关怀,彰显了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殷切期望。习近平强调,西藏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回顾历史,西藏现代化发展始终与新中国的崛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相呼应、共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西藏自和平解放6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改善西藏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中央专门制定了许多惠藏、利藏的政策。

  此外,在支持以藏药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等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过程中,中央更是将以光缆、卫星、清洁能源以及数字经济等现代技术工程带入西藏,提升藏民生活的幸福感、归属感。更为西藏培养和储备了大量专业人才队伍。

  “兴边疆,富藏民”。目前的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西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中央的全力支持,也离不开正确发展方针的引领和实践。如果说西藏是中国的“世界屋脊”和“西南前哨”,那么身处祖国“南大门”的香港也是全球地缘政治中的重要一环。西藏社会克贫攻坚、提升藏民生活幸福感、认同感的历史成就,与香港近几年来的经济政治变化的逻辑都昭示了三个有关安全、发展和人心的道理。

  首先,只有高水平安全才能带来高质量发展,只有平息了内部分裂,才能汇聚人心,团结一致,致力于经济建设。无论是香港还是西藏,都是“乱”不得,也不能“乱”。政治的混乱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只会带来社会内部的撕裂和内耗,造成无意义的经济停滞,更是让外部势力有了趁乱而入的机会。

  其次,高质量发展从来都是具有在地特色优势发展,是强调核心竞争力的发展。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举行开工仪式。雅江水电站的建立不仅是西藏因地制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即将为西藏本地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并将会贡献200亿财政收入,也是我国实现能源自主与绿色转型的战略性项目的代表。

  对于香港而言,亦有自己的“雅江工程”。香港需要去进一步建设和夯实,尤其是利用好“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在“内联外通”方面当好国家的“超级联系人”,实现内外资本、技术、人才的无障碍沟通和联系,将“走出去、引进来”的活力转化成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创造自身发展的“新能源”。

  最后,高质量发展最终是要结出高质量成果,让广大的市民群体成为发展成果的享受者和守护者。刚过去的2025年上半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强劲的活力,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82.72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连续多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只有发展成果落实到了每家每户,这种发展才具有普遍的意义,才能让发展的物质基础转化为人心的认同根本。

  同样地,对于香港而言,“稳定”、“发展”最终也是为了“民生”之幸福,“民心”之认可,最终是为祖国的“南大门”筑起牢固的“人心之墙”,对内致力于经济发展,对外保障国安家安。

  只有边疆稳,才能实现发展之兴,只有边疆强,才能带来国家步调统一的发展步伐。从西南边界到南方大门,从西藏到香港,在发展和稳定的变奏曲中,两者虽是发展道路是“异曲”,但发展成果则是“同工”,两者虽是面临着不同的历史责任和发展使命,是为“殊途”,但我们却可以充满期待地看到,两者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同归”民族的认同,人心的所向。

  安徽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侨联副主席、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