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是现代全球多国共同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香港,禁毒常务委员会(禁常会)作为特区政府的咨询机构之一,一直在政府积极推动禁毒工作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今年是禁常会成立60周年,在这个里程碑式时刻,保安局禁毒处将联同禁常会于下周五首次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禁毒高峰会”,邀请来自大湾区各城市以及新加坡代表来港参与。这是香港独特优势的又一次展现,高峰会不但会总结过去60年来香港的禁毒经验,更旨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禁毒工作相关交流,以促成跨地域更深入、更多层次的合作。
这场“粤港澳大湾区禁毒高峰会”有多个值得关注的亮点。第一,这是禁常会庆祝成立60周年的压轴活动。以往政府禁毒处或禁常会的常规宣传或教育活动,一般都只会限于较小范围内,例如面向公众,会推出特刊,制作专门电视节目,或举办邮票、纪念品等设计比赛;而向儿童和学生,则会举行校园或社区规模的书展,或在商场、学校中设置介绍禁常会工作的专属展区和互动多媒体设施;面向亲子家庭,则会举办填色及绘画比赛、儿童节目等等。
高峰会受多方高度重视
这些活动对于把禁毒信息有效渗透到社区和校园,多年来发挥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即将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禁毒高峰会”,是把视野从社区层面扩大到跨境层面,反映出香港禁毒策略多年来与时并进,以新方法应对新挑战的务实作风,也传达出跨境合作将会是未来禁毒工作的主要战略方向。
第二个亮点,是这次禁毒高峰会的高规格和受到多方高度重视。峰会预计将有超过270位嘉宾出席,当中包括近100位外地嘉宾,其中应邀嘉宾还包括国家禁毒委员会、广东省禁毒委员会、澳门特区政府,以及新加坡中央肃毒局的高级官员,还有各地参与禁毒工作的民间团体。由此可见,峰会不光只聚焦于粤港澳两岸三地,更面向东南亚国家,为各地提供一个沟通平台,就不同范畴的禁毒工作进行交流,促进多方合作。
事实上,毒品问题与很多跨国罪行都有密切关系,贩运和相关犯罪通常都会牵涉多个国家,尤其近年亚洲的跨国犯罪和合成毒品贩运的情况大幅增加,更需要透过加强跨境合作来进行精准打击。光是去年,粤港澳三地分别采取不同的联合行动,便成功破获多达23宗涉及毒品的案件,截获超过2点2公吨毒品,拘捕近一百人。各项行动中,包括香港海关与内地海关和公安禁毒部门在过去三年展开“云战──断流”联合缉毒行动,重点打击贩毒集团于境外遥控两地物流进行跨国走私大宗毒品,共检获约6.5公吨不同种类的毒品,拘捕123人。而近期颇受香港社会关注的新型毒品“依托咪酯”,香港海关与内地海关亦于今年4月破获一宗相关案件,检获2.2公斤液态依托咪酯,拘捕两人。
上述例子清楚表明,如果没有成功的跨境合作,香港的禁毒工作必定会事倍功半。这次高峰会不但是对过往大湾区内合作的延伸,还对这一合作模式进行了升级,引入了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禁毒经验,打破传统禁毒会议的地域限制,起到丰富视野,促进多方合作和提升执法效率的重要作用。
动员民间力量加强教育
第三,高峰会的主要内容除了禁毒执法,更聚焦在情报交流和新趋势研判等范畴的合作,亦会加强非政府机构之间在青少年禁毒工作方面的交流。所谓“预防胜于治疗”,禁毒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发现毒品流通后才对毒贩和犯罪集团进行打击,而是防微杜渐,从一开始就要把“不可一,不可再”的抗毒观念植入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脑海中。这个过程固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通力合作,但来自民间的积极配合也不可或缺。因此,高峰会也特别邀请了多个民间团体,从不同角度探讨预防教育和宣传策略的最新方向及挑战,让不同单位展示良好、具特色的策略,更精准地传递禁毒信息予市民大众。
例如,高峰会邀请了来自粤港澳三地的青年代表发言,分享对毒品和禁毒工作的看法,展现对抗毒品的决心,为禁毒工作注入新活力。毒品问题之复杂正在于其不仅涉及执法,还需要预防教育和社区参与。高峰会透过加强非政府机构的交流,填补了官方执法以外的空白,从青年角度出发探讨针对年轻群体的宣传策略,能更有效提升年轻一代的抗毒意识,避免毒品在社区蔓延。同时执法单位亦能透过高峰会,分享就毒品立法的工作以及执法的最新策略,包括打击网上贩毒和利用科技执法的经验,并探讨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深化纵横两方面的合作、加强情报交流,提升执法效率。
“粤港澳大湾区禁毒高峰会”作为禁常会60周年庆祝的压轴活动,彰显了香港在禁毒领域的国际号召力。透过高规格的参与和多角度的讨论,高峰会将推动更高层次的跨境协作,并有望为大湾区乃至亚洲禁毒合作树立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