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纵论/抗战精神之于民族复兴\刘兆佳

2025-09-03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过去80年,世界并非太平无事,美苏冷战持续了接近40年,大大小小和断断续续的区域性热战从未止息,个别事件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伊战事、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连串战斗、各场与“去殖民化”有关的军事冲突、美国发动的阿富汗和海湾等战争和冲突此起彼落。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甚至几乎引发核子战争。尚幸迄今尚没有发生核子大国之间的直接冲突或者第三次世界大战。今天,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和以伊冲突仍未结束,零星的地区冲突仍不时发生。不少可能引发热战的争端仍然存在并持续发酵。众多国家正在积极扩充军备。人类要达至持久的和平和太平,路途依然遥远。

  作为中国人,我特别关注中国人在结束战争和缔造和平上所作出和将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还原历史真相加强国民团结

  首先,到目前为止,西方在二次大战的叙事上拥有极大的话语权。西方人通过历史研究、纪念活动、博物馆、小说、艺术、电影、电视、其他媒体与宣传等手段让世界上不少人以为美国、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才是打败德国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功臣,却刻意淡化或者抹杀苏联和中国在二次大战胜利中的关键贡献。不少人以为西方盟军的诺曼第登陆和美国的原子弹是迫使德国和日本投降的撒手锏。当然,这与美西方在冷战中把苏联和中国视为死敌、刻意贬损中苏两国有莫大关系,但同时也充分暴露了西方人的优越感、傲慢、偏颇和对历史的不尊重。

  要正确认识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必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这不仅是要为了了解历史真相,更是要对在二次大战中承受最重大人命伤亡的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致敬,也是要告慰两国在战争中死去的亡魂。还原历史真相更应该是推展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国民团结、推进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

  第二,二次大战中有两大主要战场,西方主战场在欧洲,而东方主战场则在中国。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东方主战场的核心。抗日战争早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已经爆发,远早于1939年才开始的西方战场的爆发。“九一八”事变是二次大战的真正起点。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阶段。中国战场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为时14年,是二次大战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时间最长的战场。中国战场是二次大战中其中一个伤亡最惨重的战场。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过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难以量度。单从伤亡人数计,中国人对结束二次大战所作出的贡献是极为巨大和不可缺少的。

  第三,在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绝大部分国家都不是投降便是灭亡。中国是极少数国家坚持艰苦卓绝、不怕牺牲、宁死不屈、旷日持久的浴血奋战,这体现了中国人的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抗日战争也是一场可歌可泣、前仆后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敌强我弱的绝境中,在大部分时间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惨绝人寰的暴行面前,中国人民展现出中国人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斗争中以死相拚,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勇气和毅力,维持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尊严,粉碎了日本的狼子野心,最终取得了胜利,赢取到世界人民的钦佩和崇敬,也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

  第四,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对日本的殊死战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陆军的重要兵力深陷中国战场,无法实现在短期内灭亡中国的战略目标,更让其不能投入其他方面的扩张。此中尤其关键的是日本不能在苏联东翼发动进攻,从而让苏联在首尾不能兼顾下难以击退纳粹德国的进犯。苏联因此得以集中力量对抗和打败纳粹德国。日本的兵力在中国战场被“绑住”的情况下,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亚洲、与纳粹德国共同主宰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的图谋也就不能得逞。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仍然“绑住”大量日军,让其难以将所有力量投入对美英作战,让盟军的“先欧后亚”的战略得以推进,并最终促使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落败。中国的坚持长久抗战和不惜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让世界反法西斯主义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和决定性的贡献。

  把握对二战历史的叙事权

  第五,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牺牲和贡献在西方的话语权垄断下在二次大战后在国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承认和尊重,从而中国在实现世界和平上所发挥的作用也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无论在国内或者在国外,回复历史的原貌都十分必要。

  在国内,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让全体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国人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的牺牲与丰功伟绩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提升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自豪感。在国外,必须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的巨大贡献和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惜、热爱和坚持,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反对侵略、反对战争、反对以武力相向、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和坚持“劝和促谈”的和平使者的光辉形象。在今天战乱频仍、世界和平仍然备受威胁的时刻,中国作为和平的维护者的角色必须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尊重。中国对二次大战的叙事权必须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天在北京举行的盛大阅兵是一个黄金机会,让全世界对二次大战的胜利的过程和原因有更真确的认识。

  最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其实也让中国人在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和共赴国难的精神和行动上高度团结起来,并大幅提升了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和国民精神。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抗日战争孕育了中国人更加强大的民族精神和国民身份认同。过去不少的地方主义、家族主义、宗派主义和分离主义也因为全民抗战而显著弱化。这些中国人在思维上、行动上和组织上的变化为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打下坚固的基础。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被不少人戏谑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而是一个高度组织起来、能够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举全国之力”、团结一致、坚韧不拔、斗志昂扬、有巨大力量和决心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应对外侮的国度了。

  (原题为: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几点感想)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