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纪念抗战胜利 守护和平之光\黄少康

2025-09-03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8月27日,笔者来到湾仔会展中心,参观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的“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巡回展览”,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重温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那段岁月起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斗,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画下了胜利的感叹号!

  香港闪耀民族气节光芒

  每一次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都让人内心久久不能平服。这是一段充满血与火的淬炼、浸透着民族脊梁的悲壮史诗。十四年里,四万万中华儿女以“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决绝,誓死要从日军的铁蹄下“站起来”,在淞沪会战的硝烟里、在平型关大捷的弹雨中、在百团大战的铁轨旁,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钢铁长城。南京城30万同胞的冤魂在控诉,却也激起了更强烈的反抗怒火;西南联大师生“刚毅坚卓”的校训在炮火中传承,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战士的刚毅交融成文明的火种,每一帧画面都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记忆。

  香港的抗战记忆同样始终跃动着同胞同仇敌忾的壮烈身影。例如,香港华商总会、东华三院等团体筹集救国公债,援助前线抗战的武器弹药;当粤汉铁路被日军切断,香港成为运送医疗器械的生命线。1941年12月8日,日军的刺刀划破了香港的繁华稳定,在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挺进香港,成立港九独立大队。在三年零八个月的沦陷期中,这支队员平均年仅25岁的游击队,以血肉之躯一次次摧毁敌人的侵略计划,在香江两岸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篇章,香港始终闪耀着民族气节的光芒。

  80年过去了,当历史的钟声再次敲响,抗日战争的精神之火熊熊燃起,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如今,祖国的万里河山处处是安居乐业的幸福长卷,但日军铁蹄曾经践踏国土、烧杀抢掠的卑劣罪行却始终警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捱打;祖国的万家灯火点点是欢声笑语的安稳星光,但抗战之士曾经救亡图存、捐躯赴难的铿锵呐喊却时刻叮咛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这正是纪念抗战胜利的意义所在。

  纪念抗战胜利,不是在煽动仇恨、延续仇恨,而是要牢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谴责揭露侵略者残暴罪行和对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捍卫各国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谁愿意遭受战火的煎熬?谁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在血肉横飞的炼狱?谁能忍受山河破碎任人宰割的惨状?远有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近有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回看人类的文明进程,和平的时光从来短暂,战争才是历史的常态!唯有铭记战火的灼烧,才能愈加抵制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愈加抵制生灵涂炭的战争。

  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纪念抗战胜利,也是在纪念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历史起点。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和平环境是革命先辈用血和肉换来的,是一代代祖辈父辈用智慧和汗水拚来的,还要靠我们努力去维护、去创造。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香港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心一意谋发展、拚经济的聚焦和信心,我们定要倍加珍惜,奋勇开拓,为国家繁荣昌盛添砖加瓦,为香港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主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