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以盛大的阅兵仪式与各国人民一道纪念历史正义和平的来之不易,牢记共同开创光明未来的世界使命。是次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军事国防装备和雄厚的作战部队,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无论是历史过去还是全球格局变化的当下,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雄浑壮观的阅兵仪式让笔者在感受祖国强大国防和军事力量而倍感光荣和自信之际,更对香港在不偏不倚地实践“一国两制”的未来充满着由衷的自豪和期待。
家国自豪转化为发展动力
首先,九三阅兵对于香港而言,是一场不忘历史,铭记和平意义的记忆召唤。
抗日战争是中国全体人民的保卫之战,正义之战,也是香港实践国家认同、家国一体的身份之战。在抗战期间,香港成为了抗日物资运输和情报周转的不可或缺枢纽之一,也成为国际救援的重要通道。“七七事变”后,数十个以抗战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在香港成立,积极展开了募捐活动。在日军侵犯华南后,香港同胞更是勇于杀敌于前线,营救内地进步文化人士和在敌后进行广泛的抗日文化宣传。
1938年10月下旬,中共东南特委通过香港党组织,在港澳组织大批青年回惠阳参加抗日工作。20天内就有7个救亡工作队200余人前往惠阳,到年底又增至500余人。其中,香港组织了15个工作队,这些人成为日后组建抗日游击队的基本队伍。由新界原居民子弟所组成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更是成为香港抗战的核心力量。
勿忘历史,不仅是要铭记当下的和平来之不易,更要牢记香港始终都是内地抗战以及中国站起来、富起来的民族复兴道路重要的一环。
其次,九三阅兵是对制度优秀、国防强大、道路自信的家国情怀的自豪彰显。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带来了万众一心,发展建设的制度基础和群众力量,而雄厚的军事和国防实力更是向世界昭示着国家捍卫主权,维护国安的决心,更是体现了作为有责任担当的世界大国,有能力为世界和平和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对香港而言,这种家国自豪感更来自于独特的道路自信。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于内地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更体现在敢于在港澳地区“兼容”和“接纳”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一国两制”。国强则民安,国安则港荣,祖国内地始终都是香港的强大后盾,这不仅是因为“一国两制”史无前例的创举带来了人心稳定的制度基石,也是因为强大国防而支撑起的繁荣发展的军事基础,带来强烈的民族自信和道路认同,这毋庸置疑地进一步转化为港澳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最后,九三阅兵更是对“一国两制”实践下的香港,如何在新一轮全球冷战、技术战、关税战的角逐中,转换角色身份、革新自我结构及实现独特价值的历史叩问。铭记抗日的沉重、纪念战争的胜利不是历史的结束,是对当下居安思危的意识唤醒,是对防患于未然的醒目譬喻。面对中美的冲突升级和对抗加剧,香港要如何成为国家突破围堵的“超级联系人”,如何维护好香港的社会安全,避免成为西方反华势力在地缘博弈棋盘上的“被动棋子”——这只不是香港一个“城”的任务,更是700多万香港人——尤其是香港青年义不容辞的当下使命。
不忘“来时路”强化责任担当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香港是香港居民的家,也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稳定始终紧密相连,而建设香港更是建设中国的不可或缺一环。抗战是每一个香港人都不可忘却的历史记忆,是香港社会发展至今的“来时路”,也是未来香港发展的“警示鐘”。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纪念香港市民与内地民众一同抗战的光荣岁月,纪念当下和平稳定的来之不易,更是纪念国防强大下制度优秀、人心所向的独特政治实践。不忘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将来,在强大的国防加持下,强国的和平崛起必然会带来香港的新传奇、新篇章。
安徽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侨联副主席、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