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积极措施吸引内外企业“来港”“出海”\卓 铭

2025-09-09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距离新一份施政报告出炉还有不足两星期,市民以至社会各界均期望政府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快将出台的关键阶段,提出更多务实举措对接国家战略,实现香港更好发展。适逢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将于明日举行,吸引来自18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超过90位主要官员及商界人士出席,亦说明香港“内联外通”的桥梁角色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未来需要推出更多积极举措,既吸引外企“来港”,也助力内企“出海”。

  据“一带一路”专员何力治透露,近年参与高峰论坛的不光只有政界人士,商界代表也不断增加,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都期望通过更多合作,来解决现时国际环境下的复杂问题,而香港正是他们眼中最好的平台,可以提供适合的合作伙伴、匹配的专业服务资源、优秀的科技配套和人才支持。

  如今全球包括香港,都正面对政经形势持续复杂化、宏观产业链深刻改变的阵痛期,香港本就是一个细小而高度开放的经济体,极易受外围环境影响。因此,如何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企业拓展新市场,并且进一步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唯一普通法地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等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备受各界关注。

  助力小企业组建联合体

  长期以来,不少内地企业都把香港视为“走出去”的跳板,在海外参与不同国家的重点项目并取得成果。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迎难而上作出解决。例如“一带一路”沿线总共有超过150个国家,企业和专业服务的提供者未必能清楚了解所有相关国家的情况,这间接提高了企业“出海”的门槛。

  站在企业角度,判断入场与否至少需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市场资讯或招标信息,尤其对一些中小企而言,未必有完善或可信的渠道获取这些资讯。因此,可以助力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提出组建联合体的方案,共同参与项目,直接由特区政府透过官方渠道协助接洽,一方面降低企业参与的门槛,另一方面也能加强企业的信心。另外,今年5月,特区政府曾与内地商贸和企业代表一同访问中东,以中间人角色协助双方取得丰硕成果。有关部门可以研究将相关形式的活动恒常化,发挥牵头作用。

  再长远一点来说,亦应积极考虑在不同地区增设经贸办。目前驻海外经贸办的地点处于亚太、欧洲、北美,但在中东、非洲、南美这些可以主力开拓的新市场,则数量仍存在较大落差,经贸办不一定只集中于支援海外企业在香港拓展业务,也应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跳板服务,成为连接海内外市场的桥梁,深化香港的国际联系。

  此外,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都反映看重的其实是香港的“一站式服务”功能,亦即从融资、到承建能力、技术、法律等专业服务。香港众多专业服务已是国际顶尖水平,为海外政府或企业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服务并非难事。关键之处在于,香港必须要把专业服务结合其他优势,例如用好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即将启用的国际调解院等独特功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涉外法治,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一环,亦是香港“内联外通”优势的重要体现。

  提供高效便利融资平台

  另外,现时“数字丝绸之路”和“绿色丝绸之路”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最为瞩目的重点领域,而这两个领域都与香港定位息息相关。在科研方面,香港有着全球数一数二的科研实力,随着未来北部都会区落成,香港创科将有更大发展空间,也有更大容量吸纳更多与AI、生物科技、医药等前沿科技企业落户;而绿色金融不但关系到金融科技,也涉及融资方法上的创新。政府要为此做好准备,吸引海外企业与本港的大学合作,使更多研发成果可以通过多渠道商业化,并在不同地方出海。尤其在金融方面,既要巩固传统优势,也要结合科技应用,提供更高效和便利的融资平台。

  毋庸置疑,香港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国家“十五五”规划不久后将出台,中央对香港发展的支持也将不断深化,香港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新一份施政报告,承载着各界期望,以更好地抓住时代趋势,利用自身所长,巩固提升在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等多方面的地位,发挥中国与世界联系窗口的作用,贡献国家所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