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医院定于今年12月11日正式投入服务,院方昨日与浸大、港大及中大签署合作协议,日后中医医院用作教学医院,与三家大学在医院管治、人才交流以及医疗服务等领域合作,包括安排中医药专家参与临床服务及为中医药学士学生提供培训机会。这一协议的签署,将为香港中医药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特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浸大、港大及中大都设立了中医相关学系,提供六年制中医学士课程。全港各区设有医管局资助、与大学合作营运的中医诊所,为市民提供普通科门诊服务。新冠疫情爆发后,市民对中医药“治未病”及护理方面的价值有了更深认识,成为香港中医药发展的催化剂。香港中医院作为中医药发展中的旗舰机构,将把一直在社会基层的中医药服务提升到新的层次。
位于将军澳的香港中医医院,设有400张病床,70间诊症室及45个治疗室,以及中医药房和放射诊断设施,首年门诊可达6万人次,随后会提升至每年40万人次,这将有效纾缓公立医院求诊大排长龙的情况,为病人提供更多的选择。中医院也为浸大、港大及中大的中医学士提供实习与就业的场所,四家机构合作,可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更大效益。
香港中医院不仅提供中医药服务,亦有西医参与会诊,这里更会成为中西医协作的平台。事实上,香港西医水平精湛,在中医药研究应用方面的水平也很高,在将中医药推向国际方面具有内地其他地方难以取代的优势,可为弘扬中华文明、说好中国故事、提升人类福祉发挥香港力量。
中医院开张后是否有人手问题?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香港设有人才库,现时有约700名医师及300名护士或后勤,确保驻院中医师有足够支援。三间大学每年都有中医学士毕业,内地有30多间中医学院接收香港学生,并为香港中医师提供培训。有特区政府积极作为,有内地大力支持,香港中医药发展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