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昨日以71比14,大比数否决了《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条例草案》(《条例草案》)。事实上,根据提交给草案委员会的公众意见书,有超过八成是反对意见,民意可谓非常清晰。今次立法会的表决,撇除主席、缺席和弃权票,也有超过八成的议员反对,充分反映及体现香港的民意。立法会议员能够作出智慧及独立的决定,值得赞许。
粉碎“司法独立不再”之说
笔者认为,此次结果有四方面值得肯定。
其一、终审法院在2023年9月颁下相关判决,在2比3下,裁定政府有积极义务确立替代框架让同性伴侣关系获得法律承认,并制定就该等承认所伴随的适当权利和责任。该案的判决融合了外国观点,其中一位终审法官,乃海外非常任法官。该案裁决体现香港司法的独立性,彰显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行之有效,粉碎了所谓的香港司法独立不再说法。
其二、政府对应终审法院的裁决,在过去两年密锣紧鼓积极推动,并于今年七月刊宪《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进行审议立法,充分体现尽职履责精神,以及对香港法治的重视和对香港司法机关的尊重。草案被否决,政府虽感失望但表示会尊重立法会的决定和投票结果。
其三、立法会议员经常接触社会各界和市民,聆听民情,了解民意。议员专业且认真地审议,否决草案,充分发挥代议士本色,体现立法会依照基本法规定行使权力。昨日立法会以大比数否决草案,为本届立法会首次有政府法案被否决。在完善选举制度后,曾有声音担忧立法会会失去独立的审议权的功能。但今日观之,此忧可罢。
其四、香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依然奉行“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草案被否决,让香港民意在立法会上得到充分的反映和回应。另一方面,体现特区行政、立法及司法三方各司其职,相互尊重,有效运作。
秉持包容多元态度
香港是包容多元的社会,笔者对性小众和同性恋向来秉持相互尊重的态度,因为那毕竟是个人的自由和选择。今次草案虽被否决,但相信政府可以通过灵活的行政措施及政策,让他们的权利和责任得到保障。
但笔者想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需要男女有效结合才得以繁衍,社会才能昌盛。香港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下的异性婚姻制度,万不可轻易动摇。若为小众权益而立法,颠覆香港原有的主流价值,破坏传统的婚姻制度,则因小失大,绝不符合香港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香港资深保险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