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顶层设计+制度松绑”组合拳\冼汉廸

2025-09-22 05:02: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施政报告,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主题,回应了当前香港社会最迫切的诉求——振兴经济。报告以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和推行一系列产业政策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深化治理改革,运用科技提升政府效能,解决各项民生问题,让市民分享发展成果。其中既有全力推动的改革决心,亦饱含对民生痛点的深切回应,展现出特区政府在由治及兴关键期寻求突破的强烈意志。

  施政报告提出实现“AI产业化、产业AI化”,与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方向一致,凸显了香港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施政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推动AI技术的研究、应用和产业发展。一是成立“AI效能提升组”,统筹和指导各政府部门有效于工作中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等。政府在自身运作中率先应用AI,既能提升公共行政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也为全社会作出了示范,有助于创造初始市场需求并建立应用标准。本人建议特区政府依托“智方便”平台,通过AI赋能,实现为企业智能匹配与自动推荐适合的资助计划等,亦在施政报告中有所体现。

  二是通过“AIR@InnoHK”等平台,汇聚过千名本地、国际和内地AI专才,以及云集近千家AI企业;“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将会短期内接受申请,支持本地资助院校吸引AI等方面的国际科研顶尖人物来港。这表明香港在AI领域已形成一定集聚效应,为进一步推动AI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人才支撑。

  三是推动早日实现内地数据在合规安全保障下可跨境流动到河套香港园区用于科研,助力AI应用测试与创新。算力和数据是AI发展的两大基石,数据跨境流动是河套地区发展的痛点之一,若能在此取得突破,将是重大制度创新。

  巩固科研基础提升转化能力

  四是优化数码港“数码转型支援先导计划”,以配对资助赋能中小企应用AI及网络安全方案,提升竞争力及资讯保安。中小企业是香港经济的中坚力量。帮助它们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对于全面提升香港经济生产率至关重要。配对资助能降低企业试错成本,加速技术普及。

  施政报告在创新科技方面的措施整体延续了完善创科生态、聚焦优势领域的方向。一是推进“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开展两条中试线的组装;筹建生命健康研发院及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提速建设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等。这些是巩固香港科研基础、提升转化能力的重要举措,瞄准了全球前沿且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领域以及国家航天战略,这些平台有助于香港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资源集聚,进一步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转化。

  二是以“场景招商”;下调“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启动“创科产业引导基金”的政策组合,通过吸引企业、资助落地、引导投资等方式的协同,快速吸引和培育重点产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三是年内公布《新田科技城创科产业发展规划概念纲要》。本人曾在创新科技与产业发展委员会会议上建议在北区沙岭建设新算力设施,以满足香港AI产业的发展需求。施政报告采纳了这一建议,提出在北区沙岭推出约10公顷数据园区发展用地作市场招标,提供先进算力设施,推动数据及AI相关产业发展。

  四是支持惠民科研,运用创科基金引入新科研技术义肢,推出两年计划,全额资助在本港截肢的人士免费配置使用新科技义肢。此举是“科技以人为本”的体现,用具体的惠民项目来证明科研的价值,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五是加快河套发展,已成立“河套香港园区跨部门审批专班”;应市场需求,以“边建设、边进驻”模式,灵活为企业提供工作空间,让企业提早进驻。这些措施将加速园区建设与产业集聚,尤其是专班的成立将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效率,相信将促进深港两地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的深度融合。

  “有为政府”结合“高效市场”

  六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明年继续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和“香港国际创科展”;支持本地大学及专业组织继续积极争取举办国际学术或专业会议,并筹办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香港正在加快建设国际创科中心,这些措施将提升香港在全球创科领域的影响力,同时加速创新资源的跨境流动,巩固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七是制订“发展低空经济规划行动纲领”、完善民航法例及规管框架、推展核心基建设施等,将为低空经济发展及探索跨境飞行提供坚实的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撑。

  本人于今年全国两会提交了促进河套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建议,其中包括创新跨境飞行协同管理机制、探索智慧监管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和强化技术研发等,这些建议与施政报告中关于低空经济的规划方向高度契合,相信未来有望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香港及河套合作区在低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是施政报告的一大亮点。由行政长官直接领导,打破部门藩篱,统筹规划、产业、基建等工作,并计划以专项立法破除程序障碍。这种“顶层设计+制度松绑”的组合拳,直指香港长期受诟病的效率问题。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报告还提出“分阶段开发”“按实补价”等灵活土地政策,为北部都会区的开发提供了更具弹性和可操作性的路径。

  总而言之,报告处处体现“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相结合的理念,既有宏观擘画,也有微观落点,既回应了国家战略的时代命题,也直面基层“住得细、治病慢”等痛点,是一份“方向感最强、改革味最浓、民生牌最多”的施政报告。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