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杀到,不少市民未雨绸缪,提前“储粮”,一些超市的蔬菜货架迅速被扫空。其实,市民有防风经验,内地供港蔬菜基地及相关企业同样有防风经验,大量蔬菜已提前抢收,对港供应更是不减反增,确保台风期间香港的充足供应和菜价平稳。
大公报记者昨日到访位于惠州博罗的供港蔬菜基地,菜畦里一片忙碌。晨雾未散,已有60多名工人分散在500亩菜地里,弯腰收割菜心和芥兰,一天就收了3万斤。基地负责人表示,台风来临前夕都会抢收地里的蔬菜。可以说,在台风面前,农户与消费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前者要抢收减少损失,而后者要确保供应无虞。
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天文台预测台风的能力越来越强,亦可以准确预测台风路径,这就为防灾应变预留了足够的时间。地方农业部门亦派员到蔬菜基地,指示农户如何加固大棚,清理排水沟,并随时电话通知台风最新动态。当地农户表示,今年以来,政府对台风灾害天气预报得更细致,信息提前发布,有备无患。
蔬菜提前收割后,就会加快运到香港,这使得供港蔬菜量比平时增加两成至四成,即使台风日物流暂停,前期储备也足以维持香港市场的供应量。今年以来,无论是台风“塔巴”还是台风“韦伯”袭港期间,供港蔬菜都充足,菜价亦能保持稳定。有足够理由相信,今次“桦加沙”袭港前后,香港的蔬菜供应和价格会一如以往般稳定。
“无论风雨,都要保证香港市场上的货架上有菜卖。”一位供港蔬菜企业负责人的话,道出了香港食品供应无虞的原因。目前香港八成蔬菜由内地供应,供港蔬菜基地数以百计,遍布广东、江西乃至甘肃、宁夏等北方地区,供应量不仅大,而且品质有充分的保障。这些年来,不管是台风黑雨还是疫情肆虐,永远不变的是“香港有求,祖国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