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向全球贸易伙伴开征“对等关税”,唯有中国针锋相对实施坚决对等反击。这标志着中美较量,由战略相持阶段进入战略决战时期。
中美战略决战时期,预计将持续至本世纪中叶。其第一阶段是,在特朗普本届总统4年任期,中美各为首,形成世界两大经贸和科技体系,同时,伴随或穿插若干较小经贸区。
尽管当前全球性矛盾依然主要在经贸和科技领域,但是,地区性热战趋于恶化。俄乌冲突停战而谈和的机率,远小于升级而蔓延的可能性。以色列执意占领加沙城并且在约旦河西岸扩大殖民区,令第六次中东战争必定持续而趋于扩大。
美欲将世界拉回丛林时代
特朗普政府继续视中国为美国最主要对手,一再公开宣称,欲调动美国在欧洲和中东的军事力量。除了加强捍卫美国本土,便是加强威慑、围堵和遏制中国。美国军方继续扩大和增强对“台独”势力的援助,继续唆使菲律宾挑战中国在南海主权和领土完整。特朗普在争取诺贝尔和平奖的幌子下,签署行政命令恢复美国国防部的历史旧称,将其改名为“战争部”。特朗普力图把世界拉回丛林时代,实践弱肉强食。
另一方面,西方其他重要国家,以欧盟为代表,企图重建已然崩溃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但是,欧盟无力形成自主战略也无力推行战略自主。于是,陷于碎片化的世界,在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途中,首先可能实现的是,中美各为首,形成世界两大经贸和科技体系,同时,伴随或穿插若干较小经贸区。
全球治理架构亦即全球秩序,在人类近现代史上,是经全球性战争决定各国的地位而确立的制度性安排。虽然在核武器条件下,爆发新的全球性热战的概率不高,但是,不能完全排除,更不能低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未发生全球性热战,不仅因为核武器,还由于大国及其阵营的位置和关系是付出了二战极为惨痛的代价才取得的。
但是,进入21世纪,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恰恰是由于一系列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显著甚至激烈变动,进而,推动这样的变动加快加强加大,反映为三重格局全面深入重整。
以俄乌冲突为例。相关各方既努力避免战争升级为核战,又不愿妥协,战战兢兢地从常规战向核战移动。可以这样判断——全球性核大战有可能避免也必须避免,但是两大经贸和科技体系的形塑,很难一直以和平方式展开而达至两大体系和平共存。
卓越的领袖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和未雨绸缪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在天津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这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在同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的全球治理五大倡议,表明中国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紧接着,在北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盛大阅兵仪式。
共同打造多边治理架构
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贯彻“破”与“立”相结合的原则。“破”——改革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及其他多边国际组织为代表的全球治理架构,使其反映和代表“全球南方”的关切和利益。“立”——鉴于美国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阻挠甚至破坏对联合国及其他多边国际组织的改革,“全球南方”和愿意改革全球治理架构的发达国家,共同打造与旧架构平行的多边治理架构。
中国加强军力的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和发展利益。
9月3日的阅兵式,在天安门城楼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习近平主席右侧,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习主席左侧。新华社新闻稿一般是按国家英文名首字母来排名,但当日的新闻稿排名不按国家英文名首字母,而是根据两项原则,第一,首两名(俄罗斯和朝鲜)根据同中国战略关系的重要性来定;第二,其他的根据同中国地理位置之远近,由近而远,但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坐位有所不同,例如,哈萨克总统位金正恩左侧。
地理上由近及远,反映中国立足本土。战略重要性有异,表明中国挺膺担当。
资深评论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