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强化防灾教育

2025-09-25 05:01: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十号飓风信号生效期间,有人在巨浪起伏的屯门黄金泳滩游泳,警方接报后到场处理事件。这一幕,说明少数市民的风险意识薄弱,折射出香港有必要加强防灾教育。

  特区政府一再呼吁市民,恶劣天气下尽量不要外出,更不要做行山、游水、追风逐浪等危险动作。绝大部分市民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灾措施,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有人登上狮子山,并在狮子头停留;有状似一家四口在柴湾海旁观浪,而这发生在前日有母子在观浪期间被大浪卷入水中差点送命的严重事故之后;也有4人仅以白毛巾遮体,在横风横雨的街头跑步。

  凡此种种,反映小部分市民缺少对大自然的应有敬畏,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也置救援人员于巨大风险之中。事实上,这类冒险行为不是勇敢,而是鲁莽;不值得推崇,而是反面教材。有关视频被曝光,反映了拍摄者对有关行为的不认同。社会舆论强烈批评少数人罔顾社会整体利益,为抗灾添烦添乱,伤己害人。对于有家长带孩子追风逐浪,有网民挖苦有关父母不合格,需要重新“考牌”。这些当头棒喝,发出了社会主流声音,相信有助于促使有关人士反省。

  抗灾是系统工程,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随着极端天气愈来愈频繁,加强相关教育的迫切性不言自明。可考虑将防灾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从小朋友抓起,树立正确的防灾意识和安全价值观;特区政府也应该定期组织防灾演习,让市民熟悉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基层的自救互救能力,区议会、三会、关爱队等要担负起有关责任。

  香港要补好防灾教育这一课。当每一位市民都明瞭自身在防灾中的角色和责任,当防灾互助成为大家的自觉,当恶劣天气下坚守岗位的人们可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香港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韧性城市,在任何考验和挑战前立于不败之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