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韧性城市

2025-09-26 05:01: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桦加沙”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强的台风,香港挂起今年内第二个十号风球。台风在菲律宾造成4人死亡,在台湾夺走15条人命并有31人失联,香港则是零死亡。香港抗灾能力一直受到国际高度评价,有研究机构更称赞为全球第一。

  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BBC在相关报道中,比较了“桦加沙”对菲律宾、台湾及香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没有公开称赞香港的抗灾表现,但已意在不言中。

  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大量网民对香港的防灾表现不吝赞美之词,指出风暴烈度为全球年度之最,但香港的电力、水供应和网络维持正常运作。在台风离去的第二天,香港已迅速恢复平时状态,这被归功于高效的应变体系。

  其实香港抗灾能力早就被国际社会视为全球韧性的典范。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曾指出,尽管香港台风频繁,但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好以及强劲的基础设施,将自然灾害对市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害降至最低。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气象组织(WMO)亦多次赞许香港在灾害管理方面的表现,是大城市防灾管理典范。

  美国东北大学全球韧性研究所年前曾发表报告,大赞香港防灾体系非常高效。该研究所以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为例,在菲律宾造成数百人死伤或失踪,但在香港这个沿海城市却是零死亡。相比之下,同时期侵袭美国东南海岸的飓风“佛罗伦斯”,造成了超过40人死亡。报告仔细分析了香港的台风和暴雨分级制度,配合以清晰指引,比美国的分级制度更有效。

  台风袭港前后的变化,让人们看到香港这座国际都会应对风浪的强大能力,看到特区政府的管治力和执行力,更看到香港社会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难怪有许多经历风灾的外国游客在社交平台贴文,大赞香港是“一流城市”。这场“战风记”的成效,值得所有港人骄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