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形容为今年全球最猛烈风暴的超强台风“桦加沙”吹袭香港。面对这样一场自然力量的考验,作为全球重要航空枢纽的香港国际机场,我们的禦风能力,世界都在关注着。
台风来袭前夕,有外媒误报香港机场将会关闭。我们迅速作出郑重澄清:香港国际机场门常开,年中无休。即使航空公司基于安全暂停航班,跑道与客运大楼依然保持运作,始终为旅客敞开大门。我们深知一个事实:不论是空中或地面交通受风暴影响而暂停,最安全的就是让旅客安心留在机场内等待。我们同时也知道,与其他机场的旅客一样,当面对暴风雪或暴风雨时,旅客们宁可在目的地的机场等候离开机场,也不愿航班被转降其他机场,面对更长的不确定等待。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航空公司在最安全的情况下起降,并让每一位旅客在机场内感受到安全、舒适与关怀,即使暂时无法离开,也能放心等待天气好转。
台风期间,机场紧急应变中心全程运作,协调各单位应对。虽然大量航班取消或延误,但航空公司均主动通知旅客,客运大楼未出现大批旅客滞留情况,秩序井然。
有人问我们,面对如此强劲的风暴,机场为何能安然渡过?秘诀何在?
诚然,台风路径在后期偏南约20公里,减轻了对香港的直接冲击,但机场仍录得极高风速,侧风超过每小时40海里,远超航班升降的安全标准。尽管没有飞机起降,我们并未松懈,全程严阵以待。
总结这次经验,能够保护乘客安全、避免设施受损,关键之一在于及时掌握资讯。感谢常驻机场的天文台同事提早发出警示,提供台风路径资料,让我们有足够时间作全方位部署:航空公司提前将部分飞机调往外地避风,以便风后迅速恢复运力;机管局加强停机坪防风措施,固定登机桥,并检查排水系统;三跑道系统的海堤设计早已考虑极端天气,高度达主水平基准以上6.5米,成功抵御风暴潮。
台风期间,地面交通暂停,机场成为旅客最安全的休息点。我们在客运大楼设立休息区,提供座椅、充电设施,食肆和商店如常营业。“旅客关顾组”不仅派发樽装水、干粮和毛毯,更特意准备了爆穀、棉花糖,小朋友还获赠玩具蜡笔,为紧张的气氛添上一丝温暖。而对于日以继夜坚守岗位的员工,我们也在两个休息区提供约400个休息空间,感谢他们的付出。
随着“桦加沙”逐渐减弱,我们立即启动复常机制,与民航处及航空公司协调,重新编配航班。9月25日凌晨起,航空公司开始接载滞留外地的旅客回港,离港航班也陆续恢复。三条跑道同步运作,约一天内已处理近千班航班,运作迅速回复正常。
除了航班调度,我们也积极理顺交通接驳,与港铁、巴士及的士业界紧密协调,延长机场快线服务时间,确保旅客能顺利往返市区。
掌握资讯、提早部署、群策群力、爱护关怀,是这次我们应对风暴的核心心得。每一次挑战,都是进步的契机。我们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香港国际机场,始终准备好迎接明天的风与晴。
机管局行政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