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纵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捍卫者和推动者\刘兆佳

2025-10-02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看,美国和中国正在奉行截然不同的路线。二次大战后,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推手。不过,过去十多年,特别是最近一年,美国大幅舍弃了经济全球化,反而成为了逆全球化和反自由贸易的推动者。特朗普总统不顾一切向全世界发动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关税战和贸易战,罔顾美国过去所制定的经济游戏规则,严重破坏了全球经济秩序。相反,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拥抱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并借此缔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今天,中国不单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捍卫者和推动者,也大力倡议对全球经济体制和规则作出改革,从而建构一个更公平合理、更包容与更能够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体系。

  中国与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上的相反立场,最能体现在双方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立场上。世贸组织虽然是在美国主导下于1995年1月1日成立,其成立的宗旨主要是为了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核心目标包括: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通过减少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推动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的自由流动;建立一个公平、可预测的贸易环境,提供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使各成员国在公平、透明、可预见的环境中进行贸易;解决贸易争端,提供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帮助成员国在贸易争议时,以和平、公正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单边制裁与贸易战;增加经济发展与就业,通过促进贸易,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成长、创造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贸易发展中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与环境相关的贸易协定中;以及协助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通过技术援助、培训和特别优惠待遇等手段,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更好地参与全球贸易。

  诚然,由于世贸组织由美西方建构,其规章制度和运作模式基本上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对全球南方国家不太公平。然而,尽管如此,近年来美国对世贸组织的态度却愈趋消极负面,甚至怀有敌意,当然这反映了美国国内反全球化的思潮和势力的崛起,但主要原因是美国认为世贸组织“偏帮”中国,导致美国对华贸易出现大量逆差,因而对美国不利。美国更认为中国没有严格恪守其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

  美国意图瘫痪世贸组织

  哥伦比亚大学外国法和比较法教授佩特罗斯.C.莫夫罗伊迪斯(Petros C. Movroidis)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经济学教授安德烈.萨皮尔(André Sapir)在其《中国与世贸组织:多边主义为何仍然重要》(China and the WTO:Why Multilateralism Still Matters)(2021)的书中指出,美国经常抱怨“中国国有企业享有不公平的贸易优势,中国企业(包括私营和国有企业)对外国企业施加强制性技术转让协议,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美国又不满中国政府对内地企业给予各种所谓的窒碍市场竞争的补贴、内地市场对外资不够开放、中国政府干预市场运作、中国歧视外资等。

  对于美国的批评,中国则一直以来认为不合理和不公平。事实上,美国当初同意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并享有一些特殊和差别待遇,主要包括较低水平的开放承诺和义务、较长时间的实施过渡期、贸易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等。当然,美国当年没有想像得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此迅猛。不过,尽管中国人民的人均收入仍未达发达国家水平,而国内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但十多年前开始美国却以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拥有高端制造业为理由断定中国已经是已发展国家,起码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因此不应该再被世贸组织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并享有相关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美国对世贸组织的众多批评和打击,归根结底是不满世贸组织没有把中国排除在发展中国家之外。再者,美国认为世贸组织的所有成员都应该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体系,反对政府主导、干预或者参与经济事务。中国不但未如美国所愿走向西方经济体系,反而因为实行由国家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而取得成功。对此美国十分懊恼,也因此而怪责世贸组织。为了窒碍或瘫痪世贸组织,美国拒绝任命其上诉机制的成员,让世贸组织难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从而美国得以肆无忌惮向其他国家实施贸易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特朗普总统更不时威胁要美国退出世贸组织。

  相反,中国强调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核心作用,积极维护世贸组织的地位和威信,但却同时提出对世贸组织作出有建设性和必要的改革与改进,特别是要禁止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反对经济霸凌,尊重各国所实行的不同的经济体制,确立公平公正的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把更多经济活动纳入自由贸易框架,并让全球南方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得到更公平的对待。

  在这个大背景下,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相关活动时向全世界的铿锵和庄严宣示便饶具战略意义。李强总理宣布,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和差别待遇。中国此举获得世贸组织总干事和大部分国家的赞赏。

  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中国此举有多重重要意义。

  关键时期中国展现担当

  首先,美国日后难以再有借口对世贸组织和中国妄加批评。日后,美国如果与中国在经济竞争时落败,美国不能再归咎于中国从世贸组织中获得不公平的待遇。中国此举也强化了世贸组织在美西方的地位和权威。

  第二,由于中国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日后美国再难责难中国在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和改进中怀有私心。即便将来全球南方国家在世贸组织中得到更多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中国也不会享有。如此一来,中国作为世贸组织“中立的”改革倡议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和地位将会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和尊重。在中国的努力和全球南方的响应下,世贸组织的改革和改进将会加速。

  第三,在推进更为公平和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和促进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上,中国展示了高度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大国风范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决心。

  第四,中国对国家的未来发展道路和前进展现了高度的自信。中国相信即便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中国的企业包括中低端产业和企业仍然有足够的竞争力来与其他国家的产业和企业抗衡。事实上,中国期望在没有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后,国内的产业和企业会有更大的诱因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对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有利。

  最后,中国一直坚持不断改革开放,特别在加大内需、强化新质生产力、自贸区建设、壮大民营企业、对外资外企开放市场、实现科技自主和建构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所有这些都将会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中国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其实也是自己对中国经济的未来的底气的表现。

  必须强调的是,正如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强调,“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事实上,全球南方国家也迫切需要和渴求中国领导它们对那个仍然存在歧视的全球贸易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动乱纷繁的国际局势下,中国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将会加强全球南方对中国的拥护和爱戴。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