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维港两岸的国庆烟花汇演,吸引了逾34万人驻足观看。璀璨的烟花,映照在市民和游客的脸上,欢乐与喜庆,洋溢在大街小巷。这样的一幕幕,是香港社会祥和安定、魅力彰显的独特写照,更是香港繁荣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生动体现。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在国庆酒会上引用的著名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的香港,筑牢了国安防线,社会心齐力聚,发展道路无限宽广,前途一片光明。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把香港特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就是守护香港繁荣稳定,守护七百多万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经过这几年,香港社会对此已经有了充分而深切的认识。
当某些人仍在不断攻击香港国安法、诋毁《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时,香港则凭实力回应质疑,透过国安条例护航下越趋稳固的营商环境和越趋高效的治理水平,接连吸引世界各地的大量人才和投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上升1位,连续两年全球排行第3、香港整体竞争力上升4位至世界第3,人才竞争力两年间跃升12位至全球第4,安全城市排名跻身十大至世界第7。外部势力的抹黑在这样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再多的威胁和“制裁”,反而更体现出香港的强大生命力和韧性,更彰显“一国两制”的含金量。
然而,香港不能掉以轻心,近来若干事件,都反映外国反华政客以及乱港势力没有彻底死心,香港仍然面对不同程度上的国安风险,警钟仍需要长鸣。唯有继续在社会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同“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继续发扬包容共济、求同存异、自强不息、善拚敢赢的优良传统,香港才能毫无顾虑谋发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另一方面,目前香港在经济、民生方面,尚有众多急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房屋、医疗、养老、产业转型等“老大难”问题,都必须以“啃硬骨头”的态度务实处理,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现届特区政府的带领下,近年来这些难题正逐点得到切实解决,公屋轮候时间大幅缩短一年、逐步取缔劣质居所、加大投入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兴建第三间医学院和中医医院、推动湾区养老服务,还有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等等。众多蓝图已经完成绘制,接下来就是考验特区政府如何将之具体落实,以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举措破难而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让每位市民都坚信,只要辛勤工作,就能够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当前世界局势动乱交织,香港面临的外围环境日益复杂,要确保发展持续推进,关键在于要深化改革、发挥优势。“改革”是香港发展永恒的主题,李家超在今年施政报告中便指出,“香港众多次转型背后,承载着无数香港人拚搏奋斗的故事,靠的是改革变通、自强不息。这些是香港人的特质,香港成功的DNA”。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大量革新措施,例如成立更高层次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多方面深化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等等,都是香港克服一个个新挑战分别所需的钥匙。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进一步指明了香港发展的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各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本月中旬将召开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国家高质量发展将迎来新的阶段,“十五五”也将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仅关乎未来的发展动能和空间,也关乎香港独特竞争优势不断发扬壮大。各界要以更主动的精神面貌,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步伐,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
“潮平香江阔,发展一帆悬”,今日的香港已不会再轻易被乱港分子所裹挟、外部势力所干预,国家新质量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此正是香港轻装上阵,全力拼经济、谋发展的大好时机,书写新时代“一国两制”香港篇章的重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