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第120届肯特岗部长论坛的答问环节评析变乱加剧的世界称——“从一个小国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使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和复杂”,“生活将更难以预测;国际体系将更武断;贸易将减少,跨国投资将减少,繁荣也将减少。紧张局势将加剧,摩擦将增多,不可预测的麻烦将增多”,我们“要能与其他处境相似的国家——这些国家规模很小,希望照顾好自己的人民,不愿卷入大国冲突——携手合作,共同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我们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可以减少问题。”
9月19日,《华尔街日报》以《全球化最大的赢家之一驾驭着一个难以预测的世界——美国重新考虑贸易和安全问题,新加坡加深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为题,刊登新加坡总理兼财政部部长黄循财的专访。
黄循财称,未来几年,“世界将更加多极化、竞争激烈、协调性更低”,新国际秩序的转型很可能“非常混乱、非常艰难”。对于像新加坡这样人口约600万、领土相当于纽约市面积的小国来说,这构成潜在危险的环境。“作为全球化的最大赢家之一,新加坡在一个难以预测的世界中航行”。为应对如斯局面,新加坡正加深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黄循财提及,9月16日,新西兰、新加坡、阿联酋、瑞士、文莱、哥斯达黎加、冰岛、摩洛哥、挪威、巴拿马等14国成立“未来投资和贸易伙伴关系”(Future of Investment and Trade Partnership,简称FIT伙伴关系)。
这14国来自亚欧拉美和非洲,这一点同金砖机制相同。这些国家包括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一点不同于金砖机制。值得注意的是,FIT伙伴关系没有一个七国集团成员,没有一个称得上是“中等强国”。
金砖机制是“全球南方”的一个重要平台和一面重要旗帜,中国和俄罗斯皆是全球大国,具备抗衡美国霸权的能力和使命。FIT伙伴关系是若干中小国家“抱团取暖”的载体,其成员跨越“发达”与“发展中”之间的界线,反映世界经济愈益碎片化。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愈益加重。若干区域强国为应对如斯局面,采取“摇摆”策略,被称为“全球摇摆国家”。其共同特征是,对俄乌冲突和相关联的俄罗斯与美西方关系采取超然的态度;在中美较量之间不选边站;在本国所在地区争取发挥具主导性的作用;在各自利益的交集点,谋求合作但是不结盟。
进入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颠覆二战形成的全球格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全面深入演变。“全球摇摆国家”开始调整其对外战略和方针。同时,中小国家面对愈益艰难的处境和愈益不确定不明朗的前景,开始“抱团取暖”,开创先河的便是由新西兰、新加坡、阿联酋和瑞士发起的FIT伙伴关系。
特朗普不仅摧残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疏离欧盟和北约其他31个成员国,而且,向美国的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分裂整个西方阵营,使远在大洋洲而属于“五眼联盟”的新西兰也心寒。
特朗普欲把人类拖回丛林时代,欲在美洲打造面积更大的超级大国,使发展中国家尤其拉美国家普遍更恐惧。
求生存是这些国家的基本要求。FIT伙伴关系的出发点便在于此,在此基础上,谋求发展贸易和投资。
黄循财表示,FIT伙伴关系欲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欧盟和东盟合作。黄循财称,CPTPP占全球GDP的15%,欧盟占15%,东盟占6%至7%,“如果我们能够顺利取得进展,那么我们就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维护和加强重要的多边框架。”
然而,“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维护和加强重要的多边框架”,是企图复活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因此,中小国家“抱团取暖”是它们应对变乱加剧的过渡现象。
资深评论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