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月饼“新势力”

2025-10-03 05:01: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秋节快到,月饼市场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莲蓉双黄等传统月饼依然畅销,低糖低卡、IP联动、跨界联名等月饼“新势力”也在不断攻城掠地。守正与创新仍然是今年月饼市场的主题。

  月饼之创新,首先体现在口味之变。曾几何时,以莲蓉、豆沙、五仁为馅料的传统月饼占据了几乎所有中秋夜的饭桌,后来冰皮月饼异军突起,近年则是奶黄月饼大行其道。连续多年赢得世界食品品质金奖的奶黄月饼,今年仍然大卖,但已经不能独领风骚。年轻一辈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及新奇体验,各种水果月饼、抹茶月饼、朱古力月饼等创新口味应运而生。数据显示,新款月饼的销量增速远超传统月饼,这是消费主体换代带来的必然结果,商家必须迎头赶上,投其所好。

  月饼之创新,也体现在文化表达方式上。月饼不再仅仅是团圆的象征,更成为个人情感的表达和社会文化的认同。个人定制月饼,凸显尊贵和与众不同。IP联动模式下的特别款式和包装,在今年更加流行。譬如,月饼上印有各种公仔图案,吸引消费者的共鸣。在一些传统月饼店,可以看到当今最潮的公仔,这背后的联手也是商业包装。甚至,月饼不必再是圆形的,可以做成各种形状。

  香港月饼在内地一直很有市场,被视为高档送礼佳品。今年,来港买月饼的内地客仍然不少,同时也有本地商家改用内地月饼送礼。内地市场的特点是各种“捲”,月饼市场也不例外,“捲”出了各种新品味、新造型、新概念,榴梿芝士、冷萃咖啡、青稞墩墩、伯牙绝弦、开心果流心、斑兰椰丝……刺激着消费者味蕾,这也正是港人近年北上消费成风的重要原因。

  内地和香港月饼不断创新,反映传统文化要在新时代延续生命力,既要坚守家好月圆的核心价值,也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动力。而识变、应变、求变不仅是月饼行业的生存之道,也是香港各行各业的转型法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