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兼具传承创新 新立会焕发新活力\吴志隆

2025-10-11 05:02: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随着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临近,本港政坛将迎来一定范围的“焕新”。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后,议会回归专业理性,议会文化也有了根本性转变,对议员工作自然也有了新要求。早前,梁君彦、马逢国等资深议员宣布不再参选,料将鼓励更多有能力有热忱服务香港、操守和形象俱佳的政坛新秀加入立法会。这样健康的新陈代谢,也符合大多数市民对议会的期待。

  梁君彦、马逢国等资深议员在香港多个关键时期都恪尽职守,如今主动退位让贤,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这种高风亮节不仅是对香港未来的责任担当,更是对爱国爱港的生动诠释。他们为香港政治人才梯队建设作出示范,让爱国爱港事业得以薪火相传。此种格局与境界令人敬佩,社会应予以充分尊重及肯定。

  现时,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新阶段。对立法会而言,工作重点早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聚焦于发展、改善民生、破解社会深层次矛盾成为了新的核心任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亟需不断巩固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这就涉及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多元化、高端化发展。具体像金融科技领域如何为企业创造吸引人才与资本的“软环境”等课题,都需要在立法会层面研议。

  带来新思路和新动能

  因应新时势,立法会自然要强化识变应变求变,而议员组合的新陈代谢乃是换届必然。资深议员的经验传承与年轻议员的创新思维相结合,既能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又能为议会注入新动能。如此良性循环,可使立法会更好适应由治及兴的新要求,在维护国家安全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间取得更好平衡,整体上更符合特区与国家的发展需求。

  若有现届议员在任期结束后转往其他方向,同样可以服务香港,社会应当以平常心看待。议会吐故纳新是为了凝聚更多符合新阶段要求的新生力量,相信未来他们可带来新思路和新动能,助力立法会更好地履职,为香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笔者近日在多个场合与不同群体谈及将于12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各人普遍期待涌现更多年轻有活力、具备专业素养、真心服务市民的优秀人才。随着香港面临创科发展、青年向上流动、民生改善等新挑战,议会需要更多熟悉现代治理、贴近社会脉动的新面孔。这不仅有助优化议会人员结构,更是提升其协助、监督政府施政等各项效能的必然要求。

  社会其实无需过度关注个别人士的去留,而是应聚焦于如何选出最符合香港整体利益的立法会。理想的立法会应当兼具传承与创新、稳健与活力。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什么样的民意代表才能够带领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行稳致远?什么样的议会结构最能高效推动特区高质量发展?

  立法会近年的转变,证明“爱国者治港”确实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同时保障多元声音。随着年底选举临近,预料“如何延续议会高效协作”、“如何进一步回应民生诉求”将成为候选人的核心议题。选民亦将更关注参选者政策倡议水平和实际服务能力,而非政治口号或年龄问题。

  陕西省政协委员、“就是敢言”执行主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