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美国此次加征关税意味着特朗普完全推翻了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的双边关税休战共识。特朗普反而指责中国“极其激进”,这是典型的倒打一耙。
一方面,中国商务部发出六份公告,宣布对境外稀土物项、稀土技术等实施出口管制,是为了反制美国及盟友打压中国高科技。当然,这些反制措施精准打中了美国的痛处。特朗普要明白,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在前,才有中国精准的出口管制,逻辑关系不能倒置。
另一方面,中国宣布对停泊在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也属于“后发制人”,即反制美方对中资拥有或运营的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该反制举措是维护国际航运公平竞争环境的正当防卫。
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有力,凸显实力加持下的中国智慧,绝非简单的报复性措施。
美国摇摆不定的关税政策,反而加速中国贸易多元化,同时持续扩大内需市场,使中国升级为“内需+多元出口”的双轮驱动模式。
美国意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但中国已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突破,例如实现国产14nm芯片量产等,中国在新能源、量子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布局,更是形成了“非对称竞争”优势。这些成就证明,科技封锁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发展,反而加速了中国技术突破。
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美国股市三大股指的大幅下跌,反映了投资者对全球贸易前景的担忧。
中美贸易战的再升级,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美国试图通过单边主义重塑全球贸易规则,但中国以精准反制和多边合作的策略,为全球提供了一个维护多边主义的范本,并成为了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捍卫者。
中国在贸易战中展现的战略智慧,不仅体现在精准的反制措施上,更体现在对自身发展路径的清醒认知上。从稀土管制到港口服务费,中国在关键领域拥有足够的筹码,这得益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接近30%,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地位,使中国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反制效果。
美国虽意图遏制中国发展,但中国已通过自主创新和市场多元化,大幅降低了对美依赖,同时透过“一带一路”倡议等,拓宽与其他国家经贸合作空间。
事实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中国在应对贸易战的过程中,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作为,从单纯追求贸易平衡转向构建更加平衡、可持续的全球经贸体系。中国通过精准反制和战略定力,不仅维护了自身利益,也为多边主义提供了中国方案。
特朗普挑起关税战已成全球公敌,国际社会是敢怒敢言但不敢为,中国凭借硬核实力反制美国,是为全球伸张正义。纵览全球,唯有中国有实力有智慧对美国霸权说不,也能打中美国“七寸”。
国际关系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