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来论/新老交替是政治健康的表现\卓 铭

2025-10-14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日多名资深立法会议员表示不争取连任,引起社会关注。事实上,现时香港迈向由治及兴新阶段,立法会出现人员轮换、新老交替,这是应有的政治健康生态。对于退位让贤的议员,他们不但展现出无私的格局和高风亮节的境界,也体现了对香港的高度负责任和对年轻人关心支持。我们相信,他们过去为香港作出贡献,未来也会在不同岗位上,继续服务香港。

  自从多名议员公开表明不竞逐连任后,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揣测。然而,第七届立法会自2022年开始履职至今,已经凭事实表现证明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后的议会,是如何依法高效运作,并且呈现了行政立法良性互动的新气象。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曾多次形容,立法会跟特区政府同属一支球队,既是“香港队”,也是“国家队”,双方在互相制衡的同时,也互相配合,为对方提点及补位。在这一届立法会中,由行政长官首次提出促进行政立法双向交流的前厅交流会,官员与议员在交流会中就宏观及微观议题尽情表达意见,“有碗话碗,有碟话碟”,形成密切而务实的合作氛围。

  新选制符合香港发展需要

  此外,过往传统的“一问一答式”行政长官答问会,也在今届立法会开始被“互动交流答问会”所取代,就涉及国家发展战略或大型基建工程融资等重大议题进行交流,议员踊跃提问表达意见;行政长官除回答问题外,也会咨询议员意见并纳入施政考虑。如此理性高效务实交流的新风气,在过去可谓难以想像,今届立法会至今已通过过百项法例,并批出超过230项拨款建议,涉及逾6500亿元,这些重大成果,均说明了新选制是一套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实际、符合香港发展需要的好制度。

  新选制之下,立法会不再是个人哗众取宠的表演舞台或政治对抗平台,而是重归为民谋福祉、为港谋发展的初心。有别于过去立法会不断被乱港势力骑劫,第七届立法会全体议员在爱国爱港的前提下,尽职尽责,支持配合特区政府通过了23条立法、区议会改革等重要法案。而在房屋、人口政策、长者及残疾人士乘车优惠等政策方面,议事厅内同样不乏热烈的讨论,各种不同意见相互碰撞,最后求同存异,为政府提速提质解决各项“老大难”民生议题作出积极贡献。

  再者,新选制下的立法会也绝非如某些人所质疑般,是只容赞成不容反对的“橡皮图章”。例如早前的垃圾征费计划、《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条例草案》等极具争议性的议题,议员都本着对公众利益的高度敏锐性和负责任态度,直言不讳提出尖锐意见。足证立法会仍然基于广泛民意和社会稳定为最高考量,从而审慎行使其审议与立法权。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的香港踏入“一国两制”实践新阶段,立法会也进入稳健务实的新常态,出现人员轮换,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一个定期有新老交替的议会,才是政治健康的表现。试想,假如立法会几十年来面孔不改,新一辈没有任何机会参政议政,如何使人相信这样一个议会能够准确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作出改变?

  如今美国国会就正正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大班资深参议院议员不肯放弃权力,十多年来离任者寥寥可数,使年轻新血加入的机会不多。即使有年轻人成功突破了年龄壁垒,也因为年龄关系遭到轻视。香港市民绝不希望在香港见到这种状况。

  立法会须不断与时俱进

  正因为今天的香港正迈向由治及兴新阶段,港人对立法会也有着更大的期望。香港要传承“一国两制”事业,就需要立法会有更多年轻、有活力、有热忱、有能力为香港、为市民服务的议员。早前立法会通过《2025年立法会(权力及特权)(修订)条例草案》等议案和修改《议事规则》,对议员的行为、操守及工作表现提出具体要求,并就议员不当行为设立处分机制,说明现届立法会早有意识须不断与时俱进,提升议会的效率和问责性,才能长远确保立法会议员得以更贴地、更到位地服务香港市民,更好贡献国家。

  近日多位宣布不竞逐连任的资深议员,大多拥有丰富的议政经验,从协助政府推动大量民生经济政策,到提携新人传授经验,长期以来对香港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到了现在,部分议员选择退位让贤,既展现其政治格局和境界,也凸显了其高风亮节的一面。他们过去为香港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今日则继续对香港的未来负责,对年轻一辈表达关爱,值得各界敬佩和尊重。再者,即便不再是立法会议员,也不代表他们不能继续服务香港。例如有议员表示会改变岗位,推动“官产学研”工作;也有议员自言将继续透过不同平台为工商界发声,助力香港招商引资。

  距离新一届立法会选举尚有不足两个月,同时今年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以及“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香港正处于又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各界期望,新一届立法会能传承现在稳健务实的风气,展现更大的活力和专业的能力,推动香港谱写时代新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