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会内外/香港旅游强势回归 持续发展三点建议\林顺潮

2025-10-14 05:01: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长达8天的内地国庆中秋“双节”黄金周,内地旅客为全球旅游热点带来客流高峰,而香港亦迎来了超过140万人次的内地旅客。在特区政府各部门加班加点、跨部门合作之下,让口岸交通及公共运输顺畅、大型活动人流管制安排合理、旅客资讯服务到位,使市面人流畅旺,气氛热闹,带动各行各业生意。可看出香港在旅游业的识变、应变、求变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事实上,在新冠疫情后,旅游模式迎来了重大转变,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去年12月公布《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巩固香港作为世界级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笔者认为,旅游业作为本港的经济支柱之一,承载着千千万万家庭的生计,香港要与世界抢游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观察国庆黄金周的官方数据和市面情况,有以下几点思考。

  维持优质服务开发多元IP

  首先,应维持传统旅游项目及景点质素,同时继续为传统旅行团旅客提供优质服务。根据政府数据,今年8天黄金周期间,共有约1300个内地入境旅行团,接近49000人次访港,较去年7天国庆黄金周上升约24%;过夜行程占约60%。对于内地旅客来说,香港作为境外旅游目的地,与其他内地城市不一样,不是买一张车票就能到达的地方。目前能透过“个人游”签注计划来香港的内地城市仅有59个,说明还有不少内地其他城市的旅客从未来过香港,这部分旅行团旅游模式还未有改变。第一次访港的客人,都想看一眼维港、拍一张金紫荆广场相片、登一次太平山看夜景。因此,传统的旅游项目及景点需要继续维持服务质素并不断更新,而旅行团亦需要做好接待,让旅行团旅客希望再次来港旅游。

  其次,在香港优势基础上,多点开发营造多元IP。今年国庆黄金周适逢中秋节,旅客不再是单纯的购物或打卡,更深入社区、离岛、山野,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传统热门烟花汇演吸引超过34万人欣赏,大坑舞火龙也有超过10万人次观赏,很多内地旅客都被岭南民俗震撼了。此外,离岛漫步、山野徒步也被年轻旅客和家庭旅客列入行程,国庆黄金周期间共有约12100人次到访万宜水库东坝。可见,部分旅客从以往的购物主导,逐渐演变成深度游。

  山海一直都在、火龙舞了百馀年。识变、应变、求变,不变的是香港的山水、人文、风味,要变的是打造新IP的意识。在《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中,生态旅游是着力点之一,文体旅局和旅发局等部门也有意识地在网络宣传推广香港的郊野公园和离岛旅游。此外,香港十八区都有不同“卖点”可以打造IP。例如画廊集中的港岛南区、旧机场所在地启德、港剧取景地上环、製衣业相关店舖林立的深水埗,很多网友按图索骥,在香港打卡经典电影的同款街景。我们大可设计一条官方路线,在各处景点贴上电影小海报,让导演讲述一段拍摄背后的故事,并将之放上网络方便手机收听,相信会成为不错的IP系列。

  善用科技便利旅客消费出行

  最后,是善用市场力量促智慧旅游。内地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无论是出行还是便民服务大致上都已实现电子化。过去两年,香港也在大力推动智慧城市,例如今年保安局就推出了一站式过关资讯平台“口岸通”,让过关旅客可以估算轮候时间,避免客流涌向单一口岸。另一值得留意的是,假期首5天,微信跨境支付笔数较去年同期上升21%,内地旅客在香港通过滴滴出行、高德打车、Uber等平台叫车的订单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倍。

  迄今为止,内地旅客来香港乘搭的交通工具和消费,绝大部分只能使用八达通或现金付款。笔者认为,市场的力量可以带动两地科技的互动,无论是叫外卖、打车、支付,现时已经有内地和香港都能使用的平台,促使了游客更加方便及更加愿意在港消费,政府应考虑为内地平台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它们进驻香港。同样道理,香港的各平台如八达通也可以考虑与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市场的常用平台打通,这将让国际旅客在港的消费更为便利。

  总括而言,要让香港旅游业升级转型,实现丁财两旺,必须多管齐下。除了做好传统旅游项目及景点,为旅行团提供优质服务外;同时,亦要积极创新,善用自身优势打造新IP,为旅客带来新鲜感;最后,更要吸引更多内地支付和外卖平台进驻香港,善用市场力量,让内地旅客可以用熟悉的消费模式和支付方法,借此增加消费意愿。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