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换届选举在即,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是重中之重。昨日,立法会内务委员会主席李慧琼表示,决定撤回动议“告别议案”,以让议员更加聚焦处理工作及确保选举公平性。这样的决定理性慎重,是以香港整体利益为依归,而非以个别议员需要为考量。事实上,香港有言论自由,议员要发表“离任感言”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绝不会因为“告别议案”的取消而“被搣声”。
“惯例”不是“一成不变”
香港特区立法会有着严谨的议事规则,同时也存在一些“惯例”。但这些“惯例”并非法例的硬性规定,而且也不是“一成不变”,更不是“非执行不可”。
就以每届立法会会期最后的“告别议案”为例,在2012年和2016年连续两届立法会,也都因各种原因如会期紧张等而取消。奇怪的是,为何当时没有人质疑议员会因此“失去机会发表感想”、“破坏立法会形象”、“言论空间收窄”?如果“告别动议”是所谓的“传统”的话,那么连续两届都曾取消,又如何不会被视为破坏传统呢?
形式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切不能因为形式而影响实质。什么是实质,就是立法会选举的公平性。“告别动议”当年设立的初衷,是让议员总结四年的工作,发表离任感言。从过去经验观之,往往是感性内容居多。这样的机会,说重要也重要,毕竟有些议员希望留下更多的文字记录。但说到底,这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非要不可”。没有这个动议,会对市民利益或制度造成冲击?与立法会选举公平相比,孰轻孰重?
李慧琼昨日在记者会上解释,有部分议员关注新一届立法会选举提名期于本周五开始,与最后一次立法会会议辩论时间非常接近,选情亦异常激烈,担心于立法会上进行“告别议案”辩论将对选举造成不公平,亦有议员希望聚焦更多时间处理选举程序。经过审慎考虑各因素,并与核心组成员及不同议员商量、沟通后,她决定撤回动议告别议案,令议员更加聚焦处理工作并确保选举公平性。
上述解释已经十分清楚。众所周知,立法会换届往往有最少一半的人寻求连任,在提名期高度重叠之际,多一个“告别动议”的平台,对“新人”参选多少会造成一些不公。或许有人会说,现任议员有连任的优势十分正常,不能因为有连任优势就取消。话虽如此,但如果有议员提出忧虑,而内务委员会主席在征询意见后作出决定,且明确交代理由,就不能乱扣“破坏传统”的帽子。
即将举行的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是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第二届大规模选举,也是香港加快迈向由治及兴的重要节点。选出什么样的议员,关乎市民的切身利益和香港的长远发展,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并非一句口号,而应当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上。
日前“港澳平”文章指出,更需要强调的是,在新选举制度下,选举回归选贤举能的本质,尤为突出公平竞争、良性竞争。任何参选人如经法定程序确认为合资格候选人,都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不存在什么“祝福名单”,也没有谁享有什么“特殊待遇”。
体现议员以整体利益为重
确保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现届立法会议员同样责无旁贷。李慧琼表示,撤回动议告别议案“是个艰难的决定”,议会内有议员对告别议案的安排持不同意见,议会外亦有不同持份者向她反映意见。但她相信议员能够透过不同途径向媒体及市民分享想法及感言。她亦表示不担心议员发言内容如何,因议员一直以来也能与各方人士接触。
本届立法会在过去四年为香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奠定了与特区政府良性互动的新范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一次“告别议案”的取消与否,不会影响本届立法会议员做作出的成绩、所付出的努力。恰恰相反,这进一步体现了本届议员以整体利益为重、以制度公平为准、以实际情况为依归的议事风格。
我们希望并相信,即将到来的选举将更加彰显高质量民主的健康,彰显参选竞选活动的热烈活泼,彰显社会团结一致为香港美好前景和市民福祉群策群力的积极务实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