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港澳站)昨日举行,多名内地宣讲团成员及香港教师代表分享宝贵的育人实践体会。有教师为帮助白血病患者而放弃个人专利,有教师在全国各地支教逾百次推动城乡均衡教育发展,有老师组建乐队唱响大山里孩子的心声……这些感人故事,让香港各界领悟到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义。
强国必先强教育,强教育必先强师。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提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教育部启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旨在通过宣讲优秀教师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典型案例,生动展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範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激发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宣讲团巡回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展开宣讲活动,今次来到港澳站,体现了国家对港澳教育事业的重视,有助促进内地和港澳在教育理念、师德建设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助在香港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家精神,增强香港年轻一代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
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推动香港与内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其中“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透过不同的专业交流模式,提升两地教师的教学素质和专业发展。香港学校与内地学校结成姊妹学校,通过实地或线上交流,进行更为常态化的互动。《大公报》主办的师德师风奖也获得特区政府大力支持,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随着两地教师交流合作的不断提升,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本港教师队伍将日益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