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新一届立法会需要怎样的议员?\卓 铭

2025-10-23 05:01: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新一届立法会选战即将拉开帷幕,随着多名现届议员宣布不竞逐连任、不同党派机构或个人公开参选意愿,香港社会表现出的高度关注,都反映了对新选制的信心,以及对新一届立法会的高度期望。日前“港澳平”文章中提出的“四个选出”,凝聚了市民对新一届立法会议员的要求,也为如何“选出历史上最高水平的一届立法会”,提出了清晰而具体的标准。

  更勤勉更善于履职尽责

  不论有谁参选有谁竞逐连任,立法会选举的本质仍在于选贤任能。如今新选举制度已然确保爱国爱港者治港、反中乱港者出局,如何“选出历史上最高水平的一届立法会”,关键就自然落在候选人的质素上。那究竟立法会议员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被视为“高水平”呢?“港澳平”文章中的“四个选出”就值得有意参选者和选民仔细琢磨。

  第一,选出爱国爱港立场更加坚定、为港为民服务更加热诚的立法会议员。爱国爱港与为民服务其实都不是新要求,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却释出了不一样的意思。

  新选制已确保了立法会全面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唯有真心实意支持特区、拥护基本法的人才得以“入闸”参选。更关键的是,爱国爱港立场只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如果只是口头上喊喊口号,却没有主动意识贡献国家服务香港,或投票结束后就不再在乎市民的诉求,这样的人不应进入立法会,就算当选了也无法发挥议员的职能。

  新一届的立法会,需要的是能把爱国爱港化为实际行动的议员,要把“爱国者治港”的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改善民生、发展经济。这就意味议员不但要有坚定的立场,更要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维,以及为民服务的热诚,才能担起重任。

  第二,选出更加勤勉努力工作、更加善于履职尽责的立法会议员。立法会议员不是“打份工”,立法会议员是管治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是“局外人”,香港实现良政善治,立法会对政府施政的支持和监督必不可少。如果用“打工仔”心态,或者得过且过的态度来看待这份职责,就是辜负了市民和中央的信任。

  履职尽责的核心就是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立法会需要更多能就不同专业范畴,科学和有逻辑地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的人才,若然只是出席会议,却吝于发表意见,或只会穿凿附会,一味重复其他人说过的话,又或者觉得博眼球的“表演式议政”就等于履行了议员职责,是不能符合香港在新阶段所需。新选制就应有新要求新态度,议员不仅要懂开会、懂议政,还要懂得如何高质量议政,专业地履行职责,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第三,选出更加年轻专业、更具创新创造活力的立法会议员。“港澳平”文章中指出,“在新选举制度下,选举回归选贤举能的本质,尤为突出公平竞争、良性竞争。任何参选人如经法定程序确认为合资格候选人,都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不存在什么‘祝福名单’,也没有谁享有什么‘特殊待遇’。”

  新选制下的立法会选举,强调的是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公平竞争性,以确保立法会议员的构成五光十色。“五光十色”所指的不只是政治光谱,还有一个长期可以保持新老交替的健康政治环境。一个思维陷入僵化的立法会,根本无法带领香港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政经局势,要不断引入创新思维和改革动力,就需要不断有“新血”加入,才能更好地抓紧新机遇和应对新挑战。

  更清廉更有良好操守形象

  第四,选出更加清正廉洁、更有良好操守形象的立法会议员。香港进入“一国两制”实践新阶段,市民对立法会有更大的期望,也对议员们有更高的要求。所谓“德才兼备”,就是不光要有出众的工作能力,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其言行不会受到公众的质疑或诟病,也不会利用议员身份谋取私利。

  新一届的立法会议员,需要比以往更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不仅要积极担当作为,深入听取市民意见,与特区政府良性互动,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更要成为社会的榜样,方能为香港良政善治更好发挥作用。

  每位港人都是香港这个美好家园的持份者、建设者、受益者,应以为香港发展出一分力、发一分光的实际行动展现爱国爱港新气象。立法会选举不单是参选人的大事或政府的责任,把香港这个家园守护好、建设好、发展好,也是每位香港居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选民履行公民责任,为自己投票,就是为香港这个共同家园投票。只要每位港人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终必将汇聚成建设香港的磅礴伟力,符合香港实际的高质量民主发展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一国两制”实践成功故事也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