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国际关系/西方需纠正对中国两大误读\宋鲁郑

2025-10-23 05:01: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以来,中国和欧美频繁举行高级别或者高峰会谈。比如中美高级别经贸对话已经举行了四轮。中欧建交五十周年之际的高峰会也打破惯例在北京举行。

  应该说,这些对话对了解双方立场、解决具体问题都发挥了实际的作用。但坦率讲,东西方关系并未回到2017年特朗普首度执政前的状态。这除了双方核心利益有冲突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对中国文明的误读

  首先,500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国是一个和平国家。中国几千年多数时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东亚更是一国独大,傲视天下。但中国并未对外扩张和进行殖民掠夺,相反确保了东亚和周边国家的和平、安全与秩序。中国也曾卷入对外战争,但往往是为了保护受到侵略的周边国家。比如明朝和清朝两次出兵保护朝鲜、清朝一次出兵保护越南。

  其次,当近代中国衰弱时,不仅西方开始殖民亚洲,侵犯亚洲各国的主权,就是向西方学习的日本也步其后尘,直至在全球发动战争,危害世界。如果说此前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强大意味着和平与秩序,那么历史也同样证明,中国的衰弱则意味着亚洲和世界的战争。如果说人类近代史中国有什么过错的话,那就是中国衰弱丧失了捍卫和平的力量,从而给西方和日本以发动战争、侵略他国的机会。

  因此冷战以后,西方从文明角度对中国一直有两个误区。一是把制度视为评判和分析一个国家的唯一标准。由于在西方的话语体系里,中国是威权国家,不是西方民主国家,所以中国的迅速发展就被西方认定是威胁。但事实上,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文明特性是超越制度的,是决定制度内外表现的。中国不管是实行什么制度,其文明特性和民族性决定了它的和平性质。有的国家美国和以色列虽然都是西方民主国家,但它们的行为却受到欧洲强烈反对。今天特朗普现象就在美国历史上一再出现。

  二是用“修昔底德陷阱”来解释中国的崛起以及与西方的关系。“修昔底德陷阱”在西方历史上一再出现,但中国的历史上却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中国也没有这样的地缘政治理念和文化。即使在十九世纪面对日本的崛起,中国也没有进行预防性打击。今天中国的邻国印度发展迅速,中国也没有像美国对待中国那样对印度进行遏制。2021年印度新冠疫情爆发,先向美国求助被拒绝,相反是中国第一个进行援助的。

  从人类历史上看,主导西方国际政治理念的“修昔底德陷阱”不断把西方和世界推向灾难。这本是西方应该吸取的历史教训,但现在却又用到文明完全不同的中国身上。这岂不是要再一次把世界带入灾难中吗?

  对现实中国的误读

  一个国家的文明也会演变,我们仍需要现实的角度来解析。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西方同样存在严重的误读。

  第一,中国是现今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因此它不仅没有意愿也没有动力去挑战这个秩序,相反还要努力捍卫这个秩序。

  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此时冷战还没有结束,中国是欧美的盟友。因此中国借助这个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到西方主导的秩序,并获得西方的技术、市场和援助。中国长达四十多年的经济增长奇迹与此密切相关。因此,尽管中国对这个秩序也有不满,也认为有改革的空间和必要,但总体上中国是支持这个秩序,也反对放弃和破坏这个秩序。这和今天的美国皆然不同。

  美国认为自己是当今国际秩序的受害者。因此,自2017年至今特朗普两度上台后,便全力挑战和破坏它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像主权不容侵犯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但它却威胁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通过对全球发动关税战,破坏自由贸易和世贸组织为基础的经济秩序;通过退出联合国多个组织而破坏了世界政治秩序。

  因此如果非要说中国要建立“反西方新秩序”,中国反的实际是特朗普要建立的单边主义、美国优先、美国唯一的“旧秩序”,捍卫的是二战后以联合国为核心、基于规则的“旧秩序”。

  第二,从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来看,中国也不具备称霸世界条件。

  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只有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能够称霸世界,以自己为核心建立国际秩序。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

  英国和美国都被大海环绕,周边没有强国环伺,进入大洋没有任何障碍。因此它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自身发展,并在强大后非常容易的向外扩张。反观中国,周边强国林立,拥核国家就有四个,而且和中国存在地缘张力。同时走向海洋受制于第一岛链。这和历史上的德国崛起后面临的情况相似。其他强国如俄罗斯、日本竞争世界霸权都以失败告终,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中国非常清楚自己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因此1949年建国以来,历任领导人都一再声称中国绝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和文明传统,也是对自身情况的客观认知。

  所以毫不意外,尽管中国面临美国的遏制与部分国家存在领土争端,但中国的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长期大幅低于2%,不仅远低于全球军费开支占GDP2.5%的平均水平,更和北约要求成员国占3%甚至5%相差甚远。

  因此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并不会成为西方和当今国际秩序的威胁和挑战者。相反中国的文明特性也给人类终结“修昔底德陷阱”带来希望。西方纠正对中国的误读刻不容缓。

  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