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评后浪/立会选举意义大 市民选票定未来\梁 帆

2025-10-25 05:02: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24日展开,标志着选战正式拉开帷幕。宛如静水投石,涟漪必远。短期看,立法会选举是特区管治架构的关键更迭;长远看,关乎香港能否真正挣脱昔日沉疴,在由治及兴的关键节点破茧成蝶。纵观时局,笔者认为,此次选举有三重深意。

  第一,充分体现民主健康与活力

  近日有多名现届立法会议员宣布放弃竞逐连任,亦有政团组织决定派出新人参选。议员更迭本来就是民主制度的常态,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表示,过往立法会换届平均有三至四成议员更替。正如“港澳平”文章指出,在新选举制度下,选举回归选贤举能的本质,尤为突出公平竞争、良性竞争。任何参选人如经法定程序确认为合资格候选人,都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不存在什么“祝福名单”,也没有谁享有什么“特殊待遇”。因此所有参选人皆需以政纲为矛,以能力为盾,在民意考场中接受检视。这种有序更替非但不会削弱议会效能,反而为立法会注入新视野、新动力,使民主真正服务于香港整体利益。

  第二,拨乱反正后的良政善治

  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立法会,已彻底告别昔日的乱象。数据显示,本届立法会审议通过法案约130条,较上届同期增长60%;财委会批准项目261个,总承担额近7000亿港元,其中5200亿港元用于推动基建、住房、民生等124个工程。更值得关注的是,议会不再存在“拉布”、制造流会等劣质行为,取而代之的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简朴房草案》等法案的高质高效审议。

  行政立法关系亦回归理性,前厅交流会让官员与议员提前沟通,互动答问会实现双向建言,而行政长官率团访问大湾区,更彰显了管治团队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新气象。这一切证明,第七届立法会作为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后的首届立法会,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与协同,令到香港政治生态有了脱胎换骨之变。昔人讥“橘逾淮为枳”,今观香港新选制,可谓“栉风沐雨,终见彩虹”。

  第三,关乎香港前途的民主实践

  立法会本是民意汇聚之所,法理权衡之地。昔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立法失调,则行政如盲人策马,民生若涸泽之鱼。根据基本法,行政立法机关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而选举正是这一机制健康运行的基石。当前,香港正处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期,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北部都会区发展,同时正值“十四五”圆满收官与“十五五”开局在即的交汇点,更多贤能人才加入立法会将能助力宏图顺利落实。

  正因如此,市民手中选票,不仅是对候选人的选择,更是对香港未来道路的抉择,当以众志成城之心,行见微知著之举。莫令民主流于清谈,而应以投票践履笃行,选出贤能之士进入立法会。

  立法会选举绝非简单的议席更迭,而是香港能否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安身立命的关键。历史已证明,唯有坚持“爱国者治港”,方能确保香港繁荣稳定。须知“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唯有万众一心,才能使立法会真正成为纾解民瘼的明镜。笔者呼吁,全体市民当以手中选票为笔,共同书写香港与国家共进的新篇章。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