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评论/民心所归真民主 恶意抹黑终徒劳\吴志斌

2025-10-28 05:02: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0月24日,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正式拉开了帷幕。然而,在提名期展开前夕,部分海外媒体以所谓“祝福名单”、“特殊待遇”为由头,大肆编造“中央干预特区选举”的谬论,试图再一次向立法会选举“泼脏水”。这些抹黑言论看似关注香港,实际上是与之前反中乱港势力破坏选举、挑战中央全面管治权的恶行同出一辙。对此,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表“港澳平”文章,驳斥谬论,发出警告,以正视听。

  有力反击抹黑谬论

  中央和特区政府对破坏选举的相关言行画红线,亮剑警告,是对香港民主实践的一种保护和支持。在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越需要有能力、有担当的爱国爱港者们“上位”,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结构性转型出谋划策。笔者作为选举委员会的委员,对完善选举制度之后的立法会选举运作,感触颇深,面对这些抹黑立法会选举的言论,更是有一些话语不吐不快。

  第一,立法会选举从来都不是一场“内定”的游戏。近日来,笔者不断收到有意参选的参选人的提名要求,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接触,全面地了解他们对服务香港社会的热情和经验,对于他们的政纲和过往言行立场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参选人们积极寻求提名,并对自身的服务理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而选委会委员客观考察和打分,这一行为本质上就是在对一些“内定”言论的有力反击。

  其次,对立法会选举制度和香港民主实践的抹黑实际上是对选民权力和责任的一次“舆论操纵”。在完善选举制度之后的立法会是以爱国爱港为核心、以能力考核为经纬的选拔,香港市民尤其是合资格的选民是有责任参与到香港美好未来的民主建设之中。而那些充满着误导性言论,实际上是将选举政治化、阴谋化,试图左右选民的判断,从而达到干扰正常政治秩序的目的。

  最后,笔者认为,相较揣测“谁上谁下”,我们更应该关心参选人是凭借怎么样的能力和政纲而被选上的,香港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香港社会还有什么样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新面孔的出现证明香港是一个具有政治活力的城市,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之中。承上启下、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永远是一个社会民主进步的标志。既然“内定”是无中生有,那我们何尝不应该要集中注意力,对这些年轻面孔和他们的政纲给予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进而对他们的成绩和表现实施公允的考核。

  市民要珍惜手中选票

  真正的民主是民心所归的选择。在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立法会选举是符合当下香港高质量发展的民主政治生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立场的正确性。那些以恶意抹黑的方式来诋毁香港选举、“哀叹”香港民主落寞无非是反中乱港势力的一次无力“叫嚣”和“假把式”。作为第八届立法会选举的参与者,笔者呼吁更多的香港市民和社会人士走出来,表达清晰主张,积极考察参选人,珍惜手中的选票,为自己为香港投出一个真心实意的民主未来。

  安徽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委员、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