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十五五”赋能香港发展 抓机遇加快战略升级\柳 凡

2025-10-29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昨日公布,当中关于港澳的表述意涵深远,体现了中央对香港发展的全方位支持,以及对强化香港“四中心一高地”的优势赋能。需要看到的是,这不是简单的工作指引,而是国家在新时代赋予香港的战略定位,是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实现新飞跃的历史契机。香港各界要主动积极作为,深入学习领会,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胜势。

  提升港澳依法治理效能

  第一,强调对香港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提升港澳依法治理效能,促进港澳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坚定不移”、“提升”、“促进”关键词,体现了中央坚定的立场,以及加快香港发展的目标要求。

  “提升港澳依法治理效能”的表述,反映了中央对香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期待。香港拥有普通法体系的传统优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内外环境,香港的治理体系也需与时俱进。这里的“依法治理”涉及制度的优化,执行能力的提升,以及效果的强化。由此来增强竞争力,应对未来的各方面挑战,并更好地改善民生。这是系统性工程,需要明确目标,务实推进。

  第二,强调对香港发展的全方位支持。“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加强港澳与内地经贸、科技、人文等合作,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和生活政策措施。”这一表述从融入国家、合作方向、惠港措施等三个范畴指出对香港的支持。

  香港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国家的发展为香港提供了最广阔的市场。从“一带一路”倡议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国内国际双循环到数字经济转型,国家发展的每一个战略布局,都蕴含着香港可以大展拳脚的舞台。香港应当思考的不应是“要不要融入”,而是“如何更好融入”。不仅如此,融入国家发展是一个层次,更要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这才能最大化体现香港的作用。

  “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和生活政策措施”,再次体现了中央对港澳同胞的关怀。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选择到内地城市工作、生活、学习。消除这些跨境流动的制度障碍,不仅有利于个人发展,也将深化香港与内地的人员往来和情感融合。香港应当更好地与内地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将中央的关怀转化为具体的便利措施。

  第三,强调提升香港独特角色地位。“发挥港澳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港澳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这一表述指出了香港需要发力之处。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毋庸置疑,但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新领域,香港需要展现更大的开拓精神。航运中心不应仅停留在货柜吞吐量的层面,而应向着高端航运服务、海事法律仲裁、船舶融资租赁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贸易中心更需从传统转口贸易,向数字贸易、服务贸易、标准制定等方向转型升级。这些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在新形势下对优势产业的重新定义和价值重塑。国际创科中心以及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是香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能大放异彩之处。

  “四中心一高地”全面发力

  或许有人会问,“十四五”提及“八大中心”定位,到“十五五”只剩下“四中心一高地”,是否意味中央支持有所改变?我们要准确理解中央的精神,事实上,但凡香港能实现更好发展的范畴,中央必定全力支持;“十五五”没有具体点明每个支持范畴,一方面是香港优势众多,不一定每一次都要逐一强调,另一方面也是对香港主动作为寄予了厚望。

  “发挥港澳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这是对香港定位的精辟概括。香港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既熟悉国际规则,又了解内地市场;既有西方体系的经验,又有东方文化的底蕴。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这种桥梁角色愈发珍贵。香港应当发挥好这一角色,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际高端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成为国家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

  “十五五”规划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发展的方向和空间的想像。从国际金融中心到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从联通中西的桥梁到融入国家发展的参与者,香港正在经历角色的深化与拓展、优势的强化与提升。

  香港需要以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更实的行动,将国家规划的战略意图转化为具体的发展成果。为此,需要社会各界形成更广泛的发展共识。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表示,“十五五”时期正值“一国两制”实践迈入新阶段、香港加快实现由治及兴的重要时期,学习好贯彻好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政治任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