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悍然、粗暴和鲁莽地对全世界发动关税战,而中国则是其主要打击对象。在这场关税战中,美国的盟友和其他国家纷纷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向美国谄媚和屈服,而中国则是突出的例外。在应对美国这场旨在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彻底遏制中国崛起的贸易战争中,中国在多年前早已作出周全准备,并拟定了各种应对不同场景的精准反制方案。针对美国的各种挑衅,中国展示了厚积薄发的反制和反击能力,迫使美国节节败退。近月来,为了挽回败局,特朗普政府大幅提升对中国的打击力度,除了进一步限制高端科技对华出口和逼迫盟友和伙伴对中国实施制裁和削减对华经贸往来外,美国还不断扩大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尤其恶劣的是对与中国有关的货船进入美国港口时征收巨额港口费,并横蛮无理地通过“穿透性”方式对那些已经被制裁的中国企业属下的数千个子公司实施制裁。
攻守易位中国“以战止战”
对于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中国一直以来采取“对等反制”战略,包括减少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和液化天然气、把一些美国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减少持有美国国库债券、削减入口美国制造的芯片、适度管制稀土、一些关键矿物和金刚石微粉等生产原料的出口、对一些美国大企业比如英伟达(Nvidia)、杜邦(DuPont)、谷歌(Google)和高通(Qualcom)等进行反垄断调查等。
由于美国近月来急剧升级了对华的贸易战,中国毅然决然对美国进行史无前例的大力度反击。中国推出主要是针对美国的、对与稀土有关的全产业链和供应链实施严厉的出口管制,从而重创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制造业和军工企业。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仿效”美国对稀土出口实施“长臂管辖”,断绝美国从其他国家获取来自中国的稀土或与稀土产品的渠道。中国也对与美国有任何关系的货船进入中国港口时征收日后还会不断增加的港口费。
中国此举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要防止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友配合美国遏制或制裁中国。中国的严正立场是中国必然会对那些因为配合美国的遏华战略而损害中国利益的国家和实体实施严厉反制和报复。事实上,为了讨好美国和免除美国的制裁,一些国家确实对中国采取敌对行动。最近,荷兰以粗暴手段没收和控制中国的闻泰科技(Wingtec)在荷兰拥有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遭遇到中国的强力反制,让荷兰乃至欧洲企业受到极为沉重的经贸伤害。另一个例子是中国制裁韩国的韩华海洋集团(Hanwha Ocean Co., Ltd.)在美国的五个子公司,原因是那些子公司配合美国打击中国造船业和利用购自中国的稀土为美国维修军舰,从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这些便是中国对那些与美国勾连对中国企业图谋不轨的外国企业敲响警钟。
中国的各种反制和反击美国的政策和措施标志着中国对美战略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反映中国从“被动战略防御”转向“主动战略反击”。中国要通过“攻守易位”一举让美国彻底知道中国已经拥有美国无法战胜的庞大实力、美国对华的贸易战必将以失败告终。而今后美国的最佳对华政策是放弃遏制中国的念头、不再对中国发动任何形式的战争、诚心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以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的态度与中国交往。质言之,中国是希望“以战止战”或者“以战逼和”,迫使美国终止其多年来对中国发动的连绵不绝的敌对行动。
美国对中国的“突然”战略转变感到意外和错愕,亦没有有效应对的办法,但其本能性的反应却是对中国进行更大的威吓,包括威胁再大幅提高对中国进口货品的关税、威胁断绝提供关键软件和不向中国提供飞机引擎和零件。美国有人甚至威胁要把中国逐出SWIFT和美元体系。不过,美国这些威胁实际上只是“空洞的威胁”(empty threat),不值一哂,原因是那些制裁虽然会对中国造成伤害,但却同时会严重打击美国的企业与投资者、断送美元霸权、强烈冲击美国经济、扰乱国际贸易和金融、也严重损害美国的盟友和其他国家的利益。
为了应对美国持续不断发动的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中国在过去十多年已经作出各种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美国在众多领域的依赖,也就是要主动与美国进行战略“脱钩”,同时也不断积聚各种可以用来反制和反击美国的实力。
首先,中国竭力扩大其国际经济空间,争取更多贸易伙伴,削减与美国的贸易。今天,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量只是中国对外出口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尽管特朗普不断以增加对中国货品的关税相威胁,其对中国所能造成的伤害则颇为有限。相反,减少入口中国商品只会激化美国的通胀、拉低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增加美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第二,中国不断减持美元资产,特别持续减少美国国库债券的持有量,并增加黄金储备。这一方面可以减少中国在美资产被美国冻结或没收的风险,另一方面则防范美元资产不断贬值所带来的损失。
第三,中国大力扩大、提升和优化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这个由中国主导并以人民币为主的国际支付系统。即便美国最终不顾一切像对付俄罗斯和伊朗般将中国逐出SWIFT,中国也有自主可控的替代品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中国对外贸易畅通。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工业生产国,而不少国家对美国不断肆意把美元“武器化”又深恶痛绝,CIPS的发展潜力因此不容小觑。
第四,为了规避美国以美元为武器来打压中国以达到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中国近年来以多种办法加速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手段是在世界上注入更多人民币供应和不断增加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计价和支付货币。越来越多国家比如俄罗斯、巴西、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在与中国贸易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贸易时采用人民币。最近,中国成功促使澳洲铁矿公司必和必拓(BHP Group)以人民币进行铁矿石交易。事实上,越来越多大宗商品交易已经用人民币结算,而这个趋势亦不会逆转。人民币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乃至一些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上的使用量正在不断上升。中国大力打造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香港成为首要人民币离岸国际金融中心。中国放宽人民币对美元的捆绑、并按照国家发展需要而厘定人民币的汇价,也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
第五,美国长期以来利用美国和其盟友比如荷兰和日本乃至非盟友的台湾地区在若干尖端科技上的优势对中国“卡脖子”,目标是要遏止中国高科技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中最关键的是先进芯片、制造先进芯片的硬件、材料和软件、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大飞机的发动机等。然而,经过多年来中国政府的政策推动、资金投入、人才培训,并以中国的完整制造业和庞大国内市场为支撑,中国在几乎所有被美国“卡脖子”领域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今天,即便美国继续在那些领域进行“卡脖子”,中国也有应对的办法。实际上,美国在高科技上对中国的遏制,反而更促成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让中国在科技自主上持续取得佳绩。中国在高科技上逐步与美国“脱钩”,实际上让美国的高科技企业越来越失去中国的巨大市场和能够投放于研发的资金。
第六,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和研究,中国在稀土开采、加工、提炼、产品制造和工业应用等环节都在世界上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对全产业链和全供应链的“垄断”。相反,虽然美国在稀土生产上起步最早,但很快便因为环保、成本和战略短视等因素而丢失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产业。今天,稀土和稀土磁铁对高科技、工业和军工产业极其重要。可以说,如果缺少稀土和稀土磁铁,现代工业生产便要停摆。邓小平先生对稀土的战略价值极具远见,他很多年前便提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的说法。在当前的中美经济战争中,稀土是中国可以用来“卡”美国“脖子”、迫使美国向中国低头的“撒手锏”,而在中美对美国的战略走向“主动战略反击”的过程中,稀土便是制胜的手段,而中国也能够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睿智地和精准地运用这件武器来取得赫赫战果。
最后,美国对中国的不断遏制,让中国人更加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以坚毅不拔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抗美国。团结一致、斗志昂扬的中国人让中国有无比耐心和韧力对抗美国发动的经济战争。事实上,由于中国人在应对各种压力时,比美国人更有定力和耐力,中国有绝对能力打赢与美国的“消耗战”。
经过接近一年的较量,美国在对华的经济战争其实已经落败。美国能够用来威胁和胁迫中国的手段已经耗尽,并呈现“黔驴技穷”的窘境。中国不但没有向美国屈服,反而以稀土严厉管制为主的奇招迭出,令美国招架不住,慌乱失措,频频退让,无功而返。其实,中国还有一些尚未动用的手段比如对制造药品基本材料的管制。
毫无疑问,从一开始,美国便在过度低估中国实力和过度高估自身实力的情况下贸然对中国发动经济战争,结果是让自己陷入难以自拔的尴尬和被动境地。美国不但不能迫使中国在重大和关键事项上对美国让步,反而美国要向中国作出它过去极不愿意也没有想像到要作出的让步。其实,在中美关税战开打之初,我已经指出美国作出了严重战略误判,假设中国会因为国内存在各种经济困难而对美国迅速低头,而最终美国则会因为中国的强力反制而铩羽而归。
虽然这场中美经济战争尚未完结,但西方不少专家学者已经断言美国已输掉这场关乎中美实力对比变化和国际秩序重塑的大国战争。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网站10月23日连续刊登两篇文章,认为中国正在赢得这场与美国的贸易战。那位一贯反华和主张全面遏制中国的美国战略学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国际政治学教授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亦于10月19日发文断言“中国已经赢得了美国想要的贸易战”(China is already winning the trade war America wanted)。美国在这场与中国的经济战争中落败,结果不单是美国蒙受巨大经济和声誉损失,更重要的是那个冷战结束后由美国主导并被特朗普不断摧残的国际秩序面临解体与重塑。
美走向不可逆“霸权黄昏”
首先,今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盛大阅兵无可争辩地确立了中国军事超级大国的地位。中国在中美经济战争中取得胜利更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的全面崛起和中国制定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能力。美国的一位前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Michael Froman)甚至认为中国已经重塑了国际体系(China has already remade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今天,中国的实力大体上已经与美国势均力敌。美国经济学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甚至觉得中国已经超越美国(China has overtaken America)。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经济战争中挫败美国,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声誉和影响力,彰显了中国体制和发展模式的优越性,使得更多国家包括部分美国的盟友对中国刮目相看,更私底下欣赏和感激中国对美国霸凌行径的“惩罚”。中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将会基本上结束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进一步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中,不少中小国家将会在中国的支持下得到在国际事务上更大的话语权和自主权。
第二,美国在这次中美经济战争中受挫,暴露了美国实力的不足和不自量力,也反映了美国正在走向无法逆转的“霸权黄昏”。美国的衰落更会带动整个西方世界的衰败和西方世界的分化与分裂。西方的衰落也将会加快全球南方的兴起。非西方国家对美西方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恐惧、仰视和臣服将会不断下降,而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则会攀升。全球南方国家在中国的带领和引领下将会联手协力推进一个更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秩序的诞生。美国和西方的全球霸权将被削弱,美西方主导的众多国际组织亦将面临各种来自全球南方的改革压力。
第三,美国一直引以为傲的盟友体系将会出现裂缝。特朗普对其盟友的各种苛索、胁迫、霸凌、巧取豪夺和背信弃义让不少盟友惊恐、不解和愤怒,美国的盟友体系的团结性和可靠性已经动摇。中国的崛起和其所展示的庞大实力让部分美国盟友得以选择与中国交好而减少对美国的过度依赖,特别在经贸和金融领域,从而获得更多的战略自主和主权独立。反过来说,美国的盟友也会怯于中国的强大而不愿意或者拒绝与美国联手遏制中国。在今后的中美交锋上,美国会发现自己的盟友越来越不可靠,甚至成为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绊脚石。
中国广交朋友得道多助
第四,中国在中美经济战争中取胜后将会有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在国际上争取更多的朋友和伙伴,而中国的庞大市场、持续的改革开放和对多边主义的执著将让中国得以赢取更多国家的信任。美国的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政策只会让美国在世界上越来越孤立,而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主张则会让中国在世界上更能广交朋友和得道多助。
当然,在可预见的将来,期望美国衷心承认自己已经走向衰落并放弃遏制中国的战略不切实际。基于种族、文化、宗教、利益和内部政治斗争需要等原因,美国不会放弃遏制中国,仍然会在不同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击。中美贸易战、关税战和科技战仍会长期在“谈谈打打”中继续进行,双方在次要问题上会与对方妥协并达成一些有时限的协议,但在那些关乎本国核心利益与安全的问题上则难以退让。这点可以从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于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的商谈结果中得见。
不过,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而中国的综合国力又出现凌驾美国国力之势,美国会发现在遏制中国时越来越力不从心,收效越来越少,自己要承受的损害越来越大,而越来越多的盟友又愈来愈不愿意听命和追随。对我们而言,最佳的结局是美国从理性角度选择与中国平起平坐、相互尊重,共同为人类谋福祉。不过,我们还很有机会遇到一个不顾一切要扳倒中国,并不惜为此陷全人类于危难的美国,然而届时我们将会看到不少国家愿意与中国一起阻止美国胡作非为。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