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连日来,社会各界踊跃报名参选,新选制下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与公平竞争性得到充分彰显。
距离立法会选举提名期结束尚余三日,赶交提名表格的人越来越多。连日来,报名参选的既有长期耕耘社区的地区工作者,也有在各领域享负声誉的专业人士,甚至还有奥运金牌得主,“老将”“素人”齐聚。新选制下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与公平竞争性得到充分彰显。新一届立法会参选人比拼的不是资历或政党实力,而是个人能力、形象、政纲,所有参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展开高水平竞争。这样的立法会选举,才是香港市民所乐见的高质量民主。
更多新人有望进入立会
如果是在2021年以前,一个没有任何政治背景、政党支持的年轻“素人”,是很难有能力与其他参选人展开竞争的;而且在以往“比例代表制”之下,往往会由于政党动员选民按策略投票或配票,而将没有背景的候选人“筛走”。这种参选门槛极高、当选与否更重视人脉而非个人表现的选举文化,往往在选举未开始时已劝退了不少人。
但在新选制之下,只要符合爱国爱港标准,真心拥护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区,即使每个人的背景理念不尽相同,都一样有资格竞逐立法会议席,一样可以成为建设香港的积极力量,为国家和香港的未来出一分力、作一分贡献。当有越来越多五光十色的爱国者进入立法会,立法会才能更有效代表不同社会阶层和政治光谱的声音,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这无疑反映出香港政治生态的深刻变化。经过第七届立法会的实践,香港高质量民主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近月来,多名资深议员先后宣告退位让贤,希望交棒给新人,让立法会新风气得以薪火相传。他们的高风亮节受到各界称誉,社会各界亦因此希望看见更多具备才干抱负的年轻面孔,尤其是那些拥有专业背景和国际视野、更适切符合香港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立法会以及社会整体注入全新的活力。
然而,新选制欢迎新人参与,并不代表只要光是够“新”够年轻,就能比其他人享有巨大优势。说到底,参选人究竟能否真正成为立法会议员,最后靠的还是选民的支持,就算本身有知名度或优秀条件,但若然无法凭直接交流打动市民,政纲没有新意,又或者对相关界别的情况和问题没有深刻了解,选民照样不会买账。
例如就昨日宣布参选的其中一位有广泛知名度的参选人,同样需要与相关界别的资深人士对垒,两者在不同方面各有优势,并有着不同领域的经验,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必胜。今次选举本身就是一次针对所有参选人的考验,唯有在正面竞争中比对手表现得更好,才能真正向选民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
在新选制下,选举回归选贤举能的本质,尤为突出公平竞争、良性竞争。任何参选人只要经法定程序确认为合资格候选人,都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从近日“区区有竞争,界界有得选”的选举氛围,即可见新一届立法会选举竞争之激烈,没有人享有“特殊待遇”,也没有什么“祝福名单”,参选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全情投入,比政纲、比能力、比形象,用尽一切方法努力争取选民支持。
有了这么多高质素的人才投身选战,竞逐新一届立法会,每名选民手上的一票便更弥足珍贵。日前行政长官李家超致函全体公务员,亲身带头呼吁行使投票权利,再到近日机管局、积金局、马会、信和等大型机构和商界代表也纷纷推出不同措施,鼓励员工在选举当日踊跃投票。
正如“港澳平”文章所言,香港当前正值加快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凝心聚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是全社会的强烈共识。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广大选民一定会本着对整体利益和切身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参与选举投票,为香港、为国家,也为自己、为家庭、为下一代作出认真选择。广大选民更没有理由不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为香港未来投下负责任的一票,选出一班爱国爱港立场更加坚定、为港为民服务更加热诚的立法会议员,选出更加勤勉努力工作、更加善于履职尽责的立法会议员,选出更加年轻专业、更具创新创造活力的立法会议员,选出更加清正廉洁、更有良好操守形象的立法会议员。共同筑牢香港良政善治根基,不断开创符合香港实际高质量民主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