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是一场关乎每位港人福祉、关乎香港未来的大事,除了参选人需要落力竞选、政府需要做好选举安排外,超过400万名选民的积极参与更是必不可少。尤其是年轻的“首投族”,在这场新选制下第二次换届选举中,更应积极参与踊跃投票,为香港、为国家,也为自己作出认真选择。
今次是新选制下第二次的立法会选举,有了第七届立法会的实践,香港社会对于“爱国者治港”下行政立法相互配合、相互制衡带来的高效管治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而随着今年新登记选民达3.66万人,较去年上升92.9%,年轻群体或“首投族”无疑有了更多可以决定选举结果的机会。在选举中投票,不但是每名选民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公民责任。对年轻一代而言,有三大原因必须出来投票。
其一,为自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毋庸讳言,香港年轻人正面临诸多挑战,从升学、就业到创业,这些挑战需要靠年轻人自己克服,也需要从制度上推进,而选出能够代表自己的立法会议员,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通过选举属意的立法会议员,年轻选民可以支持推动青年就业政策的候选人,或选出重视教育改革的议员,推动增加职业教育参与率,为自己提供更多元的发展路径。从第七届立法会的实践中,第七届立法会在任期内审议通过法案近130条,涉及土地房屋、增强香港竞争力、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等260多个项目,并且对政府工作提出大量建设性意见,例如进一步推动STEAM教学,为年轻人提供更多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增加他们在国际或内地的实习机会等一系列措施,协助年轻群体发展、扩大向上流动空间。
事实说明,在新选制下,过去几年来,种种年轻人关注的问题正逐步获得解决。如果年轻人缺席投票,就等于亲手放弃这些切身利益,因此,香港现时面对的各种青年问题,广大年轻人都必须先亲自踏出第一步。
其二,为香港更美好的未来
年轻人永远是香港长期繁荣的基石,而立法会的运作与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经济发展、房屋土地,到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无一不受其影响。每一张选票,不仅是权利的体现,更是决定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时香港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国家迈向“十五五”时期,香港需要加快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国际政经局势的转变亦要求香港加速产业转型。发展创新科技、形成多元产业,便需要有更多务实、创新、大胆的议员进入议会,推动特区政府在不同方面投放更多资源孕育人才。年轻选民不但是香港这个家园的持份者,也是当家人,那就应积极行使公民权利,选出爱国爱港、有能力、有担当的立法会议员,共同为建设一个更繁荣、更稳定、更美好的香港贡献力量。
其三,为推动高质量民主实践
投票一直是香港民主制度的核心,确保市民能透过选出其代议士,在议会内反映民意,让政府得以高效施政。然而,在特区未获完善选举制度前,立法会往往充斥着恶意“拉布”、无休止的政治对抗,议事厅内听得最多的只有空泛的政治口号,重要的经济民生工作则陷入停摆,沦为反中乱港分子的政治表演舞台。
经过过去四年时间,证明香港所要发展的民主,是要解决问题、聚焦发展的优质民主、实质民主。在“五光十色”的“爱国者治港”局面下,香港多元包容的政治文化继续保持,更多爱国者加入特区管治架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参政议政论政皆具理性精神与建设力量。同时在行政立法关系得到改善后,市民可见特区管治效能大幅提升,社会发展环境整体优化,香港民主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越加丰厚、方向和目标更为清晰。
对于这样的民主制度,所有选民都有责任以投票维护,选出爱国爱港立场更加坚定、为港为民服务更加热诚的立法会议员,选出更加勤勉努力工作、更加善于履职尽责的立法会议员,选出更加年轻专业、更具创新创造活力的立法会议员,选出更加清正廉洁、更有良好操守形象的立法会议员,就是为香港、为国家,也为自己、为家庭、为下一代作出贡献。
虽然很多人常说香港年轻人政治冷感,但从新登记选民的大幅增加来看,说明很多年轻人其实都有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也有借投票参与选举的想法。即使每一票看似渺小,但积少成多,当每名选民都团结一致,积极投票,便能凝聚成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12月7日,让我们共同珍惜手中选票,积极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为香港共同家园的未来投下负责任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