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选择退下舞台,把机会留给新一代。这些“新丁”的出现,不只是人事上的变化,更是一种政治文化的转变,一种薪火相传、世代交替的新气象。这样的变化,对香港政治发展、对“一国两制”的长远实践,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体现香港政治走向成熟自信
首先,老将让贤、新人上场,体现出香港政治逐步走向成熟与自信。这些年来,香港从曾经的由乱到治到如今的由治及兴,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许多老一辈议员曾在艰难时期坚守岗位,为香港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如今他们选择退居幕后,把舞台让给年轻一代,既是对新制度的信任,也是对香港未来的信心。这样的交棒,是势所必至、理所固然。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所说——立法会需要“有能力、有担当、有热诚”的新血液,让治理更有活力、更有亲和力、更贴近民心。这样的交替,是一种自然又健康的政治循环。老将完成使命,新人挺身而出,这样的传承会让制度更有生命力。
新一届的参选名单里,我们看到不少来自专业界别、地区组织、青年团体的新面孔——他们有理想、有专业,也更懂得市民的生活节奏。这样的转变也让市民看到:香港的未来不是少数人的故事,而是要靠更多人共同参与、共同造就。
其次,如果我们回归“一国两制”的初心,就更能看清这种新老交替态势的“底层逻辑”。一个真正稳定的制度,不在于原地不动,而在于能够不断自我更新。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出现的大量新面孔,其实是制度稳定、社会重新聚焦发展的自然结果。这一代新候选人多半成长于回归之后,在“一国两制”环境中受教育、工作、生活,对国家发展和香港现实的紧密关系都有切身体会。他们代表的是新时代的声音,也是“爱国者治港”的活力延伸。这正说明,“一国两制”实践不仅不会僵化,反而会与时俱进,展现出极强的适应力与包容度。
再者,这种新气象对市民心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让人感觉政治不再遥远冷漠,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当越来越多平民出身、专业背景的年轻人走上立法会舞台,市民自然会觉得:这个议会里也有我们的声音、有我们的影子。政治变得更接地气。这种“有人情味”的政治,是重建社会信任的开始,对于由治及兴的香港弥足珍贵。
“人心接力”迈向“良政善治”
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新生代议员的加入,也为香港的政策议程增添新思维、新活力和新动力。他们熟悉创新科技等新事物,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产业发展,更懂年轻人的诉求,能在立法层面推动更具前瞻性的议题——无论是创科、绿色经济还是教育改革。香港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就需要这样一批能够连接传统与创新的新一代。
回望这几年的香港,从动荡到稳定,从稳定到发展,这一路的变化来之不易。而这次“新老交替”的局面,正是社会逐步走出政治阴霾、迈向正能量发展的最佳注脚。毕竟,政治的赓续,社会的发展,不是靠口号维系的,而是靠持久不息的“人心接力”。当新一代接过接力棒,香港政治正走向一个更年轻、更开放、更务实的新时代。12月7日的选举不仅是一次换届,更是一场象征香港迈向“良政善治”的新起点。对市民来说,这次选举不仅是选出议员,更是投出对香港未来的信任票。
一个良政善治、活力涌现、团结向上的香港——我们曾经离它如此之远,我们从未离它如此之近。
时政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