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国际观察/福建舰入列开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新纪元\宇 文

2025-11-10 05: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这艘“海上巨舰”授旗。这一刻,不仅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国防科技实力迈向世界前列的生动写照。

  福建舰,是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从2022年6月下水命名至今,福建舰承载着无数中国军工人的智慧与汗水,凝聚着中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结晶,不仅展示了中国军工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昭示着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坚定步伐。

  福建舰的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三艘航母的协同部署,将使中国海军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拥有更充足的力量保障。更重要的是,福建舰所代表的电磁弹射技术,使中国海军跳过了传统蒸汽弹射的局限,直接开启电磁弹射航母时代,实现了技术代差的跨越。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飞跃,更是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转型的坚实成果。

  电磁弹射技术的突破,是福建舰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传统蒸汽弹射需要大量蒸汽,占用舰内空间,限制了舰载机的起飞效率。而电磁弹射系统则通过电磁力实现舰载机的加速起飞,不仅效率更高,而且对舰载机的损伤更小,可以实现满油满弹起飞,大幅提高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和打击威力。福建舰仅需90秒便能发射一架歼-15T战斗机,在满负荷情况下每天可以起降270至300架次,是传统滑跃起飞航母的两倍以上。这一技术突破,使中国海军在航母作战效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福建舰的入列,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飞跃,更推动了中国海军作战体系的全面升级。它搭载的空警-600舰载预警机,使航母编队能在远离国土的远海大洋上提供数百公里远的预警范围,构建起从空中到水面、从水面到水下的立体防御网。配合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等舰艇,福建舰编队能够实现从侦察预警到火力突击的快速响应,真正具备了远海独立作战能力。这种攻防一体的体系,使中国海军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时拥有了更强大的底气。

  有能力有决心维护国家权益

  习近平主席在福建舰上了解飞行指挥和起降运行情况,又进入驾驶室察看值勤战位,在航泊日志上郑重签名。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航母建设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中国发展航母的坚定决心。从辽宁舰的改造探索,到山东舰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技术跨越,中国航母用十几年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几十年的发展路程,这背后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全面进步。

  福建舰的入列,是中国海军的里程碑,更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一步。随着中国海洋权益的拓展和海上通道安全需求的提升,拥有强大的远洋作战能力已成为必然选择。福建舰的入列,使中国海军具备了在远海独立遂行任务的能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福建舰的入列并非终点,而是新起点。中国海军将在福建舰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航母技术的完善和应用,探索核动力航母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航母的作战效能。同时,福建舰的建设经验将带动材料科学、电子工程、船舶制造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升级,为后续装备研发积累宝贵经验。福建舰的入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国防科技的创新能力,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是福建舰官兵在离别时向习主席高呼的口号,也是中国海军的铮铮誓言。福建舰的入列,不仅是一艘航母的服役,更是一个时代的开启。它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了电磁弹射航母时代,标志着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转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标志着中国海洋强国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中国航母数量的增加和作战能力的提升,中国海军将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福建舰的入列,不仅是中国海军的荣耀,更是中国国防科技实力的集中展示。它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能力、有决心、有智慧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当今世界,海洋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生动实践。它不仅让中国海军拥有了更强大的远海作战能力,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福建舰踏浪而来,必将引领中国海军迈向更加广阔的深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海洋支撑。

  国际关系学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