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至今仍拒撤回涉台错误言论,已引致包括日本国内的强烈不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日前更提出三个“绝不允许”:绝不允许日本右翼势力开历史倒车,绝不允许外部势力染指中国台湾地区,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并批评高市早苗讲了不该讲的话,越了不应碰的红线,强调中方必予以坚决回击。
继中止恢复日本牛肉对华出口磋商、发布赴日旅游提醒和留学预警后,1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审议安理会改革问题时表示,日本根本没有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日,中国向日方通报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从外交抗议到经济反制,从历史揭批到实力彰显,中国的应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精准与威慑力,折射出一个大国在维护核心利益时的战略清醒与自信从容。
精准反制直击日本要害
首先是精准反制,直击日本痛点。外交层面,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文旅部发文提醒游客避免前往日本、教育部发预警建议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层层递进,彰显态度坚决;经济领域,暂停文化交流项目、限制日本电影上映等举措,直指日本旅游业这一支柱产业。有日本经济学家估计,若中国赴日旅游持续遇冷,日本将面临超千亿元的经济损失,GDP下滑0.36%。日旅游业与服务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现实,让日本政客的挑衅付出了真实代价。当然,这也凸显中国对日本经济依赖结构的精准研判。
与2012年“购岛”闹剧后中国的反制相比,此次行动更显成熟。当年,中日贸易额曾因对抗急剧下滑,双方经济均受冲击。而今,中国反制手段更聚焦、更具针对性,既避免全面对抗的副作用,又让日本切实感受到挑衅的代价。这种既维护了核心利益,又保持了战略主动的反制,展现了“外科手术式”反制的精准、快速、针对性。
其次是占据道义制高点。高市早苗将台湾问题与日本所谓“存亡危机”挂钩,妄图以“集体自卫权”为武力介入台海铺路。这一言论不仅违反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更践踏国际法和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
中国外交部的密集发声,不仅揭露了高市言论的违法性与危害性,更暴露日本右翼势力的扭曲历史观与危险的战略企图。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国际法早已明确台湾归属。中国基于法理与历史的正义之声,让日本在国际舆论场陷入孤立,更让中国站在了道义与法律的制高点上。
其三是中国的自信从容。中国经济总量超日本三倍、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福建舰入列与四川舰海试……中国“硬实力”的飞跃,为反制日本提供了坚实后盾。中国的自信还源于对国际格局的深刻认知,日本甘当美国的棋子,妄图借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发展,却忽视了自身经济对中国的深度依赖。这既是中国精准反制的底气,更显中国的战略定力与自信,也暴露了日本对华挑衅的短视与虚弱。
高市豪赌注定惨败收场
高市早苗的言行,本质上是日本内外交困的集中反映。自民党深陷黑金丑闻与代际断层,石破茂辞职后党内权斗加剧,当地经济长期低迷,外交上被迫深度捆绑美国。在此背景下,高市早苗的右翼立场既是迎合国内保守势力,也是为转移国内矛盾而进行的政治赌博。其涉台言论的激进程度甚至超过美国,暴露了日本部分政客试图以“台湾牌”为筹码,在中美间谋取战略空间的投机心理。
然而,这种政治豪赌注定惨败收场且要付出高昂代价。中日经济互补性强,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头6个月,日本对华投资大幅增长59.1%,据中国日本商会在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亦显示有16%日本企业表示将“大幅增加”或“增加”对中国的投资。高市早苗上台后,日本政府对中国“既要卡脖子,又要捞好处”根本此路不通,若日本继续在安全领域挑衅,中日经济领域的合作空间必将进一步压缩。
高市早苗的挑衅行为无法改变中国崛起的轨迹,更无法逆转历史正义的潮流。中国的精准反制展现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也揭示了日本右翼势力倒行逆施的必然结局。因此,日本对华需要的不是挑衅与赌博,而是对历史的真正反省,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切实回归。唯有如此,中日关系才能走出寒冬,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
国际关系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