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参选人奔走于街头巷尾,积极争取选民支持。令人欣喜的是,这场选举再没有政治对抗与人身攻击,而是以政纲辩论、能力展示为核心,通过理性竞争赢得选民认同。这一转变不仅是选举文化的进步,更是优质民主的具体体现。在此背景下,踊跃投票成为香港市民履行民主权利、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力量。
民主的本质在于人民当家作主,而选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机制。不久前《大公报》刊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2月发布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帮助港人全面回顾香港特区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认识回归以来香港民主进程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深入认识今天香港特色民主制度,继续推动特区民主稳步向前发展,确保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更好造福全体香港居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完善选制民主重回正轨
回归前,在港英的殖民统治下,香港根本没有民主可言。英国当局在香港回归祖国前,才匆忙推行所谓的“政改方案”,根本意图是要借此来阻碍国家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为回归后的香港实行有效管治埋下地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敌对势力将选举视为对抗中央政府和煽动社会对立的工具,导致立法会内耗空转,民生问题积重难返,香港的整体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这种异化的所谓“民主”,不仅背离了“一国两制”的初心,更让香港社会付出了沉重代价。
2014年的非法“占中”,2019年的黑暴,凸显了反中乱港势力借民主之名,行乱港之实。而2019年的区议会选举,更是出现爱国爱港候选人和选民的人生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令香港社会意识到,违背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所谓“民主”,会将香港推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关键时刻中央拨乱反正,采取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重大举措,健全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香港特区行使全面管治权,推动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这些举措有效堵塞了选举制度漏洞,确保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为香港民主重回正轨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民主发展必须遵循“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法有序进行。这一重要论述为香港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是香港民主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整个选举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安全、理性、廉洁,同时首次实现全部90个席位都有竞争,没有任何人自动当选的情况,充分展现了香港特区民主实践的新气象。而现届立法会四年的运作,也表明了新选制的优越性和民主制度进步带给香港的积极变化。
良性竞争凝聚社会共识
过去四年,立法会审议效率显著提升。四年会期共举行135次会议,通过130项法案,比第六届立法会多出49项,展现出在行政主导体制下,立法会以善作善成之志做实事、做成事的成效,受到社会各界认可。立法行政机关既互相配合也互相制衡,香港治理效能得到不断提升。
新一届立法会选举,更是呈现出新气象。选举焦点集中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议题,竞选活动在理性、守法、良性竞争的氛围中展开。它让民主回归本意,即通过制度化的参与渠道,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良政善治。
香港立法会选举是市民民主参与的重要平台,踊跃投票则是这种参与最直接的表现。在香港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市民以手中的选票,选出更符合时代要求和香港发展的代议士,不仅关乎个人权益,更关乎香港整体利益与国家发展大局。
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旅港同乡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