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是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日,作为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届立法会,第七届立法会的任期亦迎来尾声。回望过去四年,立法会在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下恢复了应有秩序,再没有“拉布”或暴力冲击的画面,议会运作畅顺,各议员均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为市民发声。笔者十分庆幸自身能够跻身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立法会,感受良政善治下的良好议政氛围,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工作,与社会各界一同携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笔者首次跻身立法会时,立法会经常出现恶意点算会议法定人数、暴力冲击等情况,导致议会运作经常被中断,议员未能有效表达意见,从而很多民生工作被拖垮,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完善选制后产生的立法会回归议会职能,展现了良政善治的优点和重要性。
从数字上看来,第七届立法会合共处理了130项法案,数目较上届立法会增加了49项,当中包括了不少重要法案,例如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条例》、《简朴房条例》、《2025年道路交通(修订)(网约车服务)条例》等多项与社会、经济和民生相关议题的法案,笔者认为这些成绩是社会各界有目共睹的。
提升行政立法沟通效率
与此同时,行政立法关系得到改善,各项政府法案经立法会审议前,相关部门会与议员沟通联系,了解议员的顾虑和疑问,借以减省议会上的争论时间。因此,除了数字上能够展现了良政善治带来的成绩,行政立法关系得到改善,从而提升行政立法沟通效率亦是不争的事实,不但立法会效率大幅上升,亦能带动良好的议政风气。
此外,笔者认为今届立法会的另一个重要转变是新增了选举委员会界别,选委会界别的选民来自社会各界,包括经济金融、专业服务、劳工基层、地区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因此选委界议员建言献策时需要宏观地照顾多个阶层、多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是选委界议员的特色和优点。
整体而言,新选制让立法会内的声音更为全面,并透过来自地区直选、功能界别和选委会界别议员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做到兼顾各界需要,更体现了完善选举制度后,立法会如何能进一步发挥其应有功能。
笔者担任立法会议员长达九年,曾从过往的新界东地区直选转到选举委员会界别,因此,笔者除了经常与选委界别人士保持密切沟通和接触,了解和掌握香港整体发展情况;同时保留过往一直以来的地区工作,透过经常落区多与市民沟通,可谓糅合不同界别的特色。笔者的工作一向以“法律、科技、经济”为主轴,推动以科技改善民生、带动经济,当中成效有赖良政善治下带来的良好氛围,让笔者能够发挥所长,贡献社会。
过去四年香港一直朝着由治及兴的方向稳步前进,展望未来,相信第八届立法会定能继续延续良政善治的新气象。笔者在此呼吁,市民要用好手中一票,在12月7日踊跃投票,选出理想的立法会议员,携手推动香港向前发展。
新民党副主席、立法会议员、执业大律师、上海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