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祖国做靠山 香港不孤单──深情关爱八方驰援共同应对无情火灾\忠 传

2025-11-28 08:14: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场发生在大埔宏福苑的五级火灾,带来香港近年来最沉痛的伤亡。在这样的黑暗时刻,最值得安慰的是:火灾无情,香港有情;香港有难、全国驰援。事故发生后,习近平主席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关注救援进展,并提出明确要求,对逝者表达沉痛哀悼、对遗属与伤者致以深切慰问。这种“第一时间”的速度,背后寄托的是关心爱护香港的无私之情。

  中央特区“有事一起扛”

  在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夏宝龙第一时间部署成立了专责工作小组,由副主任农融率领,于11月27日凌晨出发、当天早上抵港,直接到香港展开工作。没过多久,按照夏宝龙主任部署要求,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徐启方于11月27日下午赴港协助开展救灾工作。这种反应迅速与组织力量,充分说明中央不是停留在“电话与指示”层面,而是亲自落地支援、亲自奔赴现场,与特区政府一同面对、共同处置,“有事一起扛”。

  27日,中央港澳办副主任、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主任周霁,中央港澳办副主任、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农融到香港新界大埔社区中心和威尔斯亲王医院,探望慰问宏福苑火灾伤者和受影响居民。

  对于许多在这次火灾中失去了亲人的家庭来说,这样的中央支援,不只是多一份行政上的保障,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慰借、一种精神上的激励─香港从来不是一座孤岛,而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区政府方面,应急机制已被全面启动,包括消防救援、医疗急救、居民安置、心理支援等措施同步进行。各部门协调紧密,救灾节奏稳定高效。有专家亦指出:这一次的救援反应速度,堪称香港历史上最快的一次。

  除了政府,一股力量同样不可忽视─那就是香港人的温度。香港人一向有一种朴素的美德:困难面前,不分彼此。街坊拿毛巾、送热水;义工陪伴失踪者家属;区议员和社区工作者彻夜不眠协助搜寻与安置;不少市民主动停止竞选活动,把资源转向救灾;更有人默默捐款、不留姓名。这是一种人情,也是城市的底色。

  困难面前不分彼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香港商界与社会各界团体快速反应─捐款、提供物资、派人协助,甚至动用跨境资源保障供应链。这些力量共同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支撑网络:有人救援、有人陪伴、有人支援、有人守望。而最令人动容的是这种意识的转变─不是“你在灾难中,我替你难过”,而是“你受难,我也在其中”。这是一种深层的共鸣。没有人说出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我们共同的城市、共同的责任、共同要保护的家。

  当我们说“中央关心,内地支援,中资支持,香港团结”,这其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场景─中央在行动、特区在奋战、香港人手牵手,这些力量交织成一股强大的韧性与希望。

  接下来,香港还会面对艰难时刻,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一个能够支撑走过所有困境的力量之源:中央有承担、政府有效率、社会有情义、香港有精神。

  有国家支持,有港人彼此陪伴─

  这座城市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一座有人情、有信任、有互助的城市。

  这一次,我们并不孤单;只要大家在一起,困难终将过去。

  资深时政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