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致命火灾,在消防员付出重大努力和代价下逐步受控。据最新消息,起火的7幢大厦中,4幢大厦的火势已扑熄,其余3幢大厦的火势已有效控制,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接下来将主要从四方面应对灾情:首先是灭火及救助被困居民,第二救助伤者,第三提供支援,第四是全面调查。
火灾造成重大伤亡,不少居民家园尽毁、亲人离散、彷徨无助、令人心酸。但越是大灾大难,越是危急存亡之秋,越需要社会各界团结一致、互相支持、坚强面对、共渡难关。这场火灾背后存在各种问题和隐患,特区政府必定会全面彻查和追究,这点毋庸置疑。但现时最重要的是全力救灾,全力协助灾民重建家园,过上正常生活。在这个时候任何挑拨离间、煽风点火、恶意抹黑的言论,都是在干扰救援工作,百害而无一利。香港现时最需要的是同心勠力、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全力救灾进行时
对于这场火灾,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了解火灾救援和人员伤亡等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这一方面反映这场火灾的严重性,造成重大人命伤亡,另一方面显示中央对香港的关怀和支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夏宝龙主任第一时间部署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工作小组赴港协助开展救灾工作,两位中央港澳办副主任徐启方、农融星夜驰援协助救灾,充分体现中央对灾民的有力支持。国之兴也,视民如伤;香港有难,全国驰援。中央对灾民的关怀,为香港克服灾难注入了力量和信心。
火灾发生后,特区政府反应迅速:即时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统筹各部门全力灭火救援及各种善后工作,安排巡查全港大维修屋苑,检视棚架及建筑物料安全;为灾民提供各种支援,包括设立专设的援助基金等。香港各界亦随即动起来:工商界及各大商会社团纷纷出人出力,为灾民捐赠大量资金和物资应急;大批市民感同身受,自发到现场充当义工,湧到各个捐血站补充血库;社福机构为灾民提供心理支援,各商户都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支持……
灾难面前,无人在袖手旁观,市民纷纷为英勇牺牲的消防员哀悼,为奋战在火场一线的消防员打气,为灾民祈祷,为香港祈福,展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更体现血浓于水、同舟共济之情。在水深火热之时,为灾民送上支持和温暖。
八方支援暖人心
当然,市民面对灾难也难免产生各种复杂情绪,尤其对于事故成因,当中是否存在各种违法问题,都属社会关切。特区政府已明确会展开全面调查,警方和廉政公署亦已展开行动。香港是法治社会,绝不会让违法者逍遥法外,各界应支持当局的调查工作,没必要过早妄下定论或作无端揣测。
更重要的是,灾情十万火急,救援刻不容缓。虽然仍然起火的3幢大厦火势受控,但现时香港风高物燥,也要慎防“死灰复燃”。至于安置问题以至各种善后工作,都关系到灾民生计,需有周详部署和支援。政府的过渡房屋及临时宿舍是否足够?如何调动商界及社会资源协助?宏福苑经此劫难,起火大厦的结构或已出现安全问题,其维修以至重建关乎广大居民安全,也需及时筹谋。还有对维修工程的安全标准进行全面检讨和强化监察,完善相关法例与指引等等,都不是在网上留几句言、讲几句口号就可以全数解决。特区政府已在推进相关工作,各界现时更应团结一致,支持配合政府,帮忙而不要添乱。
香港每逢大灾,网上总会出现一些奇谈怪论,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更此起彼落,对灾民造成很大干扰,犹如在伤口上撒盐。灾难面前还在挑动政治争议、挑起社会对立,这是对救援和善后工作的严重妨碍,更是罔顾灾民的不义之举。越是大灾大难,香港社会越是需要大团结,越是需要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共同克服灾难、渡过难关。
香港过去曾经历各种大风大浪,无论世纪疫情还是自然灾害,港人都能凭着永不言败的拚搏,凭着互相关怀、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成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挑战。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秉持同舟共济、共渡患难的“香港精神”,定必能够渡过这场劫难。
香港文化协进智库高级副总裁、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