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公评世界 > 正文

公评世界 | 哈里斯能否逆风翻盘 考验其冲刺能力

2024-10-18 05:02:19大公报 作者:周德武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大选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离11月5日的正式投票日只有两个多星期。两党总统候选人均加快了拉票节奏及舆论争夺的力度,双方你来我往,也将人身攻击提到新高度。

  特朗普指责哈里斯无能、愚蠢,只有他这样的“聪明人”才能堪当大任。哈里斯则宣称特朗普“精神状况越来越不稳定”,且具有法西斯主义倾向,对美国民主构成了极大威胁。哈里斯不时搬出特朗普前高级幕僚的现身说法,“认为其不适合重返白宫”。但特朗普自带“天选之子”的光环,将重返白宫视为上帝的旨意,否则巴特勒镇的枪声早就把他送上了天堂。

  留给哈里斯的时间已经不多。与往届大选相比较,10月份的这个时段应有最后一场总统候选人的电视辩论,或对犹豫不决的选民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尽管一些美国主流媒体邀请特朗普与哈里斯再来一次辩论,但特朗普团队坚持不给哈里斯这样的机会,让哈里斯十分无奈。

  据统计,全美近40个州开始提前投票,截至10月16日,全美已有721多万人完成了今年大选投票。多家民调显示,哈里斯在全国范围内稍微领先于特朗普,但在决定大选胜负的七大关键摇摆州,双方之间打得不可开交,从最近两周的情况来看,特朗普的支持率有所回升,在摇摆州的民调支持率略占上风。如果考虑到民调一直有低估特朗普支持率的历史纪录,那么在民调拉不开差距的情况下,胜利的指针很有可能倒向特朗普。

  哈里斯阵营心急如焚,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奥巴马亲往宾夕法尼亚州拉票,向黑人男性选民直接喊话:希望他们摒弃对女性的偏见,把宝贵的一票投给哈里斯。哈里斯也一改“藏拙”的策略,不再沉湎于友好媒体的采访,而是主动深入“虎穴”和“敌区”,争取拿不定主意的保守派选民的支持。10月16日,哈里斯接受了传统右翼媒体──霍士新闻的采访,可以说是走出舒适区的冒险之举。

  这次采访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但主持人拜尔不是省油的灯,专挑尖锐问题让哈里斯难堪。双方之间相互打断、抢话,各不相让,硬生生地把一次采访变成了一场论战,哈里斯充分展示了她作为检察官的强硬一面。这场火药味浓厚的采访,大部分时间围绕着非法移民问题展开,哈里斯将责任推给特朗普,强调正是因为特朗普阻挠,才让两党《移民法案》束之高阁。她认为,根本的问题还是美国支离破碎的移民制度造成的。哈里斯自辩道,她三年多来并非一事无成,而是一直在清理特朗普给国家留下的分裂遗毒。特朗普团队当然免不了贬损这次采访,认为哈里斯易怒、避责、没有能力抗压,自然也胜任不了白宫的大任。《纽约时报》评价称,“这次采访展示了哈里斯好斗的一面”。综观这次采访整个过程,令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哈里斯的能量被主持人彻底激发出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哈里斯一旦走出舒适区,特别是被不友好的媒体逼到墙角时,仍有不少潜力可挖;哈里斯团队一定后悔,之前过于小心谨慎了,没能早点让哈里斯放飞自我。

  以哈里斯接受右翼保守媒体霍士采访为标志,美国大选的最后角逐将更加白热化。有了这场唇枪舌剑的采访,哈里斯的心魔已被破除,自信心必将进一步上升,未来这18天里,将是哈里斯个人政治能量的全面释放期,只是这个时间点来得晚了一些。

  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这次大选与2020年一样,仍是民主党及共和党传统建制派结成的政治联盟与特朗普势力之间的角逐。虽然全球反民粹主义浪潮方兴未艾,国际大气候总体对特朗普重返白宫有利,然而当传统建制派处在绝望环境中时,他们仍会联合起来,法国今年7月国会议会的选举就是一例,法国各类左派在最后时刻组织起来,对抗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并赢得了第二轮选举的胜利,这一幕会不会也在美国重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哈里斯的最后冲刺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选即将进入尾声之际,哈里斯选择与拜登切割,强调自己作为新一代领导人,一定会把自己的经历、阅历、工作经验以及新鲜的思想带入白宫。她强烈暗示,特朗普的认知能力大大下降,但名字却印在选票上,这对美国是个危险因素。此前由于拜登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民主党投鼠忌器,这张牌打得并不好。

  对于民主党来说,2024年的美国大选是死马当活马医。哈里斯目前还拥有资金优势,她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募集了10亿美元,说明反特朗普的力量仍在蓄势待发、伺机反扑。当然2016年希拉里也拥有资金的优势,但最后还是输给了特朗普。未来的两个多星期,美国大选依然充满变数,现在就断言哈里斯必输无疑还为时尚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