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点击香江 > 正文

点击香江/李家超访中东是唱响香港唱响中国的成功实践\屠海鸣

2025-05-16 05:01: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昨天深夜,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结束对卡塔尔和科威特的访问回到香港。李家超总结“中东行”的六大成果:一是进一步推进香港特区政府与卡塔尔政府和科威特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合作共识;二是达成了共59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奠定多元基础;三是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的优势,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展现香港和内地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力量;四是进一步建立与海合会国家的关系,开拓更大商机;五是加深相互了解,强化商贸网络;六是进一步推进与海合会国家的人文交流。

  在单边主义盛行的国际环境下,许多人担心“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会成为“孤岛”。事实证明,有习主席领航掌舵、运筹帷幄,有党中央、中央政府统筹谋划,坚定支持,香港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特殊优势,坚定贯彻中央的战略要求,在“内联外通”上下功夫,展现出新气象、新风貌、新成绩。

  4天前,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澳门与工商界人士座谈,就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港澳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深入交流。夏宝龙向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提出了“4点希望”,其中第3点、第4点就是:“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围扩大开放、拥抱世界。要大力拓展国际商业网络,继续巩固与传统市场经贸联系,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积极开拓中东、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面向海外讲好港澳故事,旗帜鲜明唱响港澳、唱响中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次李家超率领内地和香港企业家成功访问中东,充分证明香港完全能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围扩大开放、拥抱世界,香港完全能够面向海外讲好香港故事,旗帜鲜明唱响香港、唱响中国,建立更多联系世界的通道,打开更大发展空间。香港“内联外通”潜力无穷,香港的“国际化”特色不仅不会褪色,而且会更加色彩斑斓、魅力四射。

  成果,折射现实需求

  相比于2023年2月李家超率团首次“中东行”(访问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这次“中东行”收获更加丰富。

  这次“中东行”签署了59项合作协议。在卡塔尔,三方达成了35项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其中,有两份是内地与卡塔尔企业达成协议,提供对金融服务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更有一份由香港、内地、卡塔尔三方共同签署的意向书,就金融科技推进合作。在科威特,香港、内地和科威特的政府部门、企业和机构交换和宣布了24项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以上合作涵盖经贸、投资、金融服务、科技、法律、货物通关与流动、航空、专上教育等范畴。这些具体合作项目将给香港和内地带来不菲的红利。

  这次“中东行”落实了免签待遇。李家超次访期间,促成了卡塔尔给予香港30天免签安排。加上此前阿联酋自本月15日起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30天免签入境安排,阿曼自本月15日起延长免签入境期限(由最长10日增至14日)。香港特区护照在“海合会”6个国家全部享有免签或落地签待遇。这有助于香港与海合会成员国在旅游、文化和经济方面的联系。

  看得见的成果,折射出双方交流合作的强烈需求。过往,香港在“联通世界”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欧美国家。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西降东升”是大势所趋,许多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区域经济发展展现出蓬勃景象。

  以政局稳定、经济富裕的海湾国家6国为例,GDP总量达2万亿美元,人均GDP更是处于全球顶尖水平。海湾国家“富得流油”,但也有危机感,随着新能源的广泛运用,他们急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比如,沙特提出了“2030愿景”,阿联酋正在实施“绿色经济”,卡塔尔则通过提高非油气产业的经济占比,确立物流、制造与交通运输为三大核心支柱。

  两年前,李家超率团首访中东,正是瞄准海湾国家的需求,是“探路之旅”;这次再访中东,已有初步成果;此前,李家超还率团访问东盟国家。可以看出,在中央的指导、支持、鼓励下,本届政府打破思维定势,摆脱了“联通世界等于联通欧美”的固有模式;香港“联通世界”正在从“倒向一边”转为“多路并进”,展现出崭新气象。

  共振,彰显“联通”作用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对香港的“内联外通”非常关注。今年春节过后,他专门到浙江考察了“杭州六小龙”,在他的指导协调下,上个月,李家超率团访问浙江,首次建立“浙港合作”机制。最近,夏宝龙在澳门考察调研时多次讲到,对李家超此次带领内地和香港企业家一同出访中东,予以充分肯定、称赞和鼓励。

  许多人最为关注的是,李家超此次“中东行”,有50多名工商界、企业家随行,其中20名来自浙江、福建、北京、上海等内地省市。令人振奋的是,内企和港企首次“联袂出海”就有斩获。宝业湖北建工集团已成功签下两个中东合作项目;滙控(00005)旗下汇丰香港与两间内地企业──“佳都科技”和“飞书深诺”分别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助力两个企业拓展中东市场。

  “併船出海”这个词汇已经说了很多年,李家超的此次“中东行”真正体现了“併船出海”的意义和价值。大家乘坐同一艘“船”,天上有导航,岸上有策应,船上有船长把舵,船员同舟共济,如此“出海”,才能坐得稳、驶得远,捕捉到真正的“大鱼”。

  事实上,港企与内企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比如,“中国基建”被誉为“基建狂魔”,迄今为止,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超级工程几乎都有“中国基建”的身影。中东国家地处沙漠,中国内地的企业是中东国家基建工程的主要承建商。香港的专业服务全球一流,可为这些工程提供风险管理、财务统计和法务支持;此外,香港在中东长期开展业务的公司,也可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助力更多内地企业到中东发展。香港和内地“同频共振”,可以充分体现出香港“联通世界”的作用。

  李家超此次“中东行”,为“併船出海”打造样板,开启了香港企业与内地企业“同频共振”的新篇章。接下来,相信港企与内企还会继续相互沟通、再访中东,并带动更多的港企和内企参与进来,蓄力成势,聚势成潮,大显身手!

  交流,打开广阔合作空间

  人们留意到,李家超每次率特区代表团出访,都能获得受访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待。此次也不例外,在卡塔尔,李家超先后与卡塔尔埃米尔、首相兼外交大臣、通讯与信息技术大臣会面,就加强香港和卡塔尔的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交流意见;在科威特,李家超先后与科威特埃米尔、王储和署理首相会面。其间,李家超出席了由署理首相主持的圆桌会议。

  高规格接待,得益于中国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一国两制”的优越性。从这个角度看,“背靠祖国”是“更好联通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李家超在与科威特直接投资促进局进行会面时表示,去年,香港安排的绿色与可持续债券总额达430亿美元,规模冠绝亚洲市场,可为科威特发展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提供有力支持。香港也是国际创科中心,我们乐意与科威特探讨如何携手推动科技发展与创新合作。

  李家超在出席卡塔尔商人协会圆桌会议时表示,去年,香港再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并在《世界竞争力年鉴》中排名第五。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香港稳居全球第三、亚洲第一。期待香港、内地和卡塔尔商界携手合作,共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李家超这次出访,让海湾国家进一步认识到“香港优势”“香港作用”“香港能量”,以及双方合作的历史机遇和巨大潜力。

  访问期间,李家超还欢迎海湾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商界领袖来港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亚洲金融论坛”等活动,这凸显了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功能平台的作用,亦是香港“超级联系人”的最好体现。

  西方人信奉一句名言:“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中国人信奉一句名言“天无绝人之路”。李家超成功访问中东令人看到,在外围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的香港,以自己的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只要我们一以贯之、矢志不渝唱响香港、唱响中国,目标明确、信念坚定、锲而不舍,定能打开发展新空间,香港由治及兴之路会越走越宽!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