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低碳建筑采自然光 打造“会呼吸”的场馆

2024-12-23 20:41:55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低碳建筑采自然光 打造“会呼吸”的场馆正在大陆交流访问的台青昨日参访亚冬会场馆,点赞比赛场馆环保。香港文汇报记者于海江摄
 
      绿色低碳办赛是第九届亚冬会的宗旨,哈尔滨市大力推行绿色能源的供应,通过大量的投入使用环保新技术,东道主致力于打造“会呼吸”的绿色低碳场馆。承担亚冬会冰球赛事的八区老场馆,以前使用的都是氟利昂制冷剂,改造后将采用R134A制冷剂,不仅非常环保,而且制冷效果也非常好。同时,还选用装配式的结构用房,可以再利用,有利于环保。此外,在装修构造做法方面采用了铆钉结合的方式,避免使用胶黏剂对环境造成影响。
 
      减少冰面反射光 实现零排放供热
 

      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滑馆的天棚在原有的采光带基础上,更换成铝镁锰板,在中间加了十条电动排烟窗。“在比赛日,自然光对冰面反射造成的补光会减少很多,转播效果更好。非比赛日,通过电动开启扇的自然补光,对场地照明,不用开灯。”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九月从金门大学交换到中国海洋大学读大四年级的台湾学生邱浩轩对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滑馆的天棚改造颇感兴趣,“明亮的场馆是靠独特设计的采光带,用太阳的自然光进行馆内的‘照明’,馆内光线非常均匀,明亮还不刺眼,而且很节省电费。”邱浩轩表示,听介绍讲,自然光对冰面反射造成的曝光会减少很多,对赛事的转播效果很好,是个不错的设计。
 
      据了解,亚冬会开闭幕式场馆采取了较先进的集成城市海绵工程技术、空气源热泵技术等,降低能耗,让场馆成为“会呼吸”的绿色建筑,还把供热的燃煤锅炉改造成电锅炉,实现零排放供热。“我们对场馆的建筑材料进行节能改造,增加气密性,降低能耗。整体来说既使用了绿色电力,又实现了超低能耗。”相关负责人说。 ●香港文汇报记者(王欣欣、于海江、吴千 哈尔滨报道)

      来源:香港文汇报
责任编辑:dongbe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