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河南平舆:让世界聆听芝麻花开的声音

2025-01-21 10:45:50 来源: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网河南讯】(记者 李贯阳 王东红)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平舆县白芝麻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白芝麻生产基地县。作为平舆县的地方特色农产品,每到春节临近,芝麻产品加工订单骤增,很多相关企业都在满负荷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旭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源农业)就是其中一个。

  记者走进旭源农业芝麻精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声,净料、烘炒、冷却、磨制、灌装,白芝麻从原料到成品的过程,全程由机器自动完成,生产高效,品质优良,油香四溢,沁人心脾。在公司其它车间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随着节日订单的纷至沓来,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成了平常事。

  “临近春节,订单真的非常多,都有些供不应求了!”近日,在平舆县东皇街道乡村振兴产业园段营园区,入驻企业,平舆县旭源农业负责人刘建旭话语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兴奋。

  接力“卖油郎” 注入新思想

  据了解,位于平舆县中心位置的东皇街道,自古就有生产小磨香油的传统,村村有油坊,家家出“油匠”,满街叮当响,到处都是“卖油郎”。刘建旭的父辈们也从事着传统的小磨麻油的生产与加工,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日子过的有声有色。

  出生于1988年的刘建旭受此影响,自小就对芝麻有情结,2012年从青岛农业大学毕业后,循着父辈的足迹,毅然放弃了都市的繁华与安逸,带着对家乡的眷恋踏上返乡创业的路程,立志要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2013年,刘建旭成立了平舆县旭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平舆白芝麻种植、加工及销售,探索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引导农户大力开展白芝麻规模化种植,有效促进了段营及周边社区白芝麻产业向着“连片种植、特色种植”方向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刘建旭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还解决了村里部分“留守”村民的农业用工问题。通过土地流转租金收入,自主创业收入、参股分红收入,让他们“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务工不出村”,过上了新生活。刘建旭带领乡亲们在致富的道路上“小试一把”。

  “吃水不忘挖井人,事业有成不忘根。”这是段营社区党支部书记段留锋对刘建旭的评价,刘建旭成功后积极主动参加的社会活动,倾心支持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刘建旭说,“家乡情怀人人都有,我从在外地上学的时候就有一个想法,将来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

  扩大再生产 乡村变“香村”

  “能不能把技术优势和本地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从事白芝麻深加工呢?”创业初成的刘建旭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刘建旭发现消费者不但对精选芝麻、烘炒芝麻、芝麻油系列产品感兴趣,而且对芝麻有机肥料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大。

  “心动不如行动。”说干就干,2018年刘建旭成立旭源农业,专注于芝麻研究、加工及销售。主要生产经营精选芝麻、芝麻油、芝麻酱、芝麻仁、炒香芝麻、芝麻饼肥等产品,公司也注册拥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舆芝飨”,不但形成了品牌效应,还推进了本地白芝麻优势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

  “原料好,产品才会更好。”据刘建旭介绍,公司从一开始就秉承“优质好原料造好产品”的生产理念,采用本地绿色天然优质白芝麻为原料,加工的芝麻油、芝麻酱味正、香浓;生产的脱皮芝麻、炒香芝麻色泽洁白、皮薄籽饱、口味香醇;尤其是公司自主开发生产的芝麻精制有机饼肥,天然有机,健康无污染,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得益于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公司实现了快速、稳定发展。

  旭源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还好,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段营社区‘两委’的帮助下找到了适合的土地,就这样建起了第一座厂房。”刘建旭坦言,“没有‘贵人’相助,旭源农业不会做大做强,更不可能走远。”

  短短几年间,旭源农业已建有占地15亩的标准厂房4座,加工车间均采自动化机械操作,年加工芝麻产品1.5万吨。

  2022年,刘建旭又多了一个身份——被推荐为十届县政协委员。据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影介绍,在每次的政协会议召开之时,刘建旭结合平日里了解到村民的所需所想所盼所急,广泛收集意见,把村民的急事难事烦心事转化为代表建议,积极为村民发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乡村变“香”村。

  “家乡和亲人永远是我奋斗的源泉,每念及此,我就会感到动力十足。”身份的转换,刘建旭为家乡“代言”的初心未变。

  芝麻产业兴 “三园”助发展

  “随着市场和技术都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打造自身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刘建旭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哪种成功是“天上掉馅饼”。

  尽管旭源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不安于现状的刘建旭仍然想着如何再发展。但是,受制于场地的制约,原有的生产车间无法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需要进行扩建。

  “土地指标问题一直是困扰乡村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规划再好,没有土地指标也实现不了。”刘建旭尽管信心很足,投资力度也很大,但用地成了大问题。

  2023年以来,东皇街道按照县委从全县实际出发创新性地提出的“建三园、强工业”同构发展新模式,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乘借县委“三园”建设的东风,强力推进街道乡村振兴产业园和社区共同富裕加工园建设,不断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实力。刘建旭再次敏锐的意识到:机会又来了。

  “我们平舆县只有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让我们广大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安居乐业,安心创业,请广大企业家到平舆放心来投资,安心来生产,舒心来生活。”平舆县委书记刘飞的这句话,刘建旭印象最是深刻。那段时间,在县委主要领导的关注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跟踪服务,现场解决旭源农业存在的交通不便、场地不足、产能瓶颈等问题,当好项目“店小二”。

  “自助者天助,助人者人助。”2024年初,旭源农业投资2000多万,占地3750平方米的1栋钢结构2层标准厂房建成后,当即进行安装调试,10月即正式投产运营。同时,第三座标准厂房也在有序施工中。

  “这个厂房占地15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新增水洗芝麻、炒香芝麻、精选芝麻三条生产线,年芝麻生产加工量提升到2万吨,年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亿元。”在厂房施工现场,刘建旭自豪地说。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姚东云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政策都在向农村倾斜,如何推进乡村产业的落地和运作是每个返乡创业者都关切的话题。今后,东皇街道将顺势而为,不但要吸引一批有梦想、有情怀的创业者,而且还要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培育一批能人、振兴一方产业、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

  芝麻花开,香飘世界。旭源农业的发展历程就是平舆县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舆县不断加强白芝麻新品种的创新培育,持续推进白芝麻产业三产融合,健全完善产业链,不断提升白芝麻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相信在国家的政策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的努力,平舆的白芝麻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在实现乡村振兴同时,让世界聆听芝麻花开的声音。 

责任编辑:he_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