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河南讯】“睢县有个针灸的武贺医生,水平真高,可以说针到病除”“人家武医生,不但针扎的好,待人也很亲切”“困扰我几年的肩周炎,被武医生两针就扎好了,不服不行”“去年,我腿疼的都不能动了,被武医生针灸一周就恢复正常了”。近来,在豫东商丘的市井街巷,总能听到人们很自然地谈到睢县的“武医生”,他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带着疑惑,5月3日,记者赴睢县对第四代“武氏特针疗法”非遗传承人武贺进行了探访。
当日上午9时,位于睢县振兴路上的恒馨中医诊所内,已经门庭若市,楼上楼下已经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有的正在针灸治疗,有的在等待扎针,站着的、坐着的、床上躺着的不一而足。只见武贺在患者之间来回穿梭,消毒、行针、拔罐、按摩,如行云流水,干净利索,银针在他指间仿佛被赋予生命,精准地寻找着患者每一处病痛的根源。
“妙炙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华佗又在世,神针祛痛疾”“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武氏针法疗效好,贴心服务品格高”,在诊所的墙壁上,患者给武贺赠送的红色锦旗随处可见,二楼更甚,其中,睢县周边的患者赠送的居多,也不乏来自于北京、上海、浙江、甘肃、新疆、四川等省内外的。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是一个和谐就医的感人故事。
萃取精华 针法上升新高度
俊朗的身材,得体的穿着,谦和的笑容,一副黑框眼镜,双眼炯炯有神,谈吐温文尔雅,初见武贺,很难将他与“针灸圣手”联系起来,记者感觉他不像是一名医生,更像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举手投足间,颇具大家风范。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一根小小银针就能医治大病,而且立竿见影, ‘武氏特针疗法’就是这么神奇!”武贺介绍说,武氏特针疗法源于宋、明武氏一脉,辗转流传至今。他家数代从医,在祖母和母亲的言传身教中,武贺从小习诵医文古书,苦练施针手法,以身试针,终有所成。
“记得我第一次给患者扎针时是20岁,当时心里很胆怯,在母亲的现场指导下,一针治好了患者的肩周炎,从此就坚定了我的信心。”武贺说,从医40年来,他先后到河南、北京、四川等全国各地,拜师学艺,求学医病良方。他萃取中华针灸精华,潜心研究针灸技术,并不断完善,利用不同穴位的针灸机理,做到了针到病除,疗效独特,将武氏特针疗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武贺表示,武氏特针疗法操作手法独特,多采用上病下治、内病意治、针动引气、上下相合的循征选穴法,其“快、准、效”三绝令人称奇:快似闪电未觉痛,准如北斗定乾坤,效同甘露祛沉疴。
2022年,武氏特针疗法被睢县人民政府、睢县文化广电旅游局认定为“睢县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12月,被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认定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武贺被认定为《武氏特针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2024年10月16日,武贺“武氏特针”治疗室,被商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商丘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商丘市双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联合授予“拥军门店”,免费为来此求助的睢县现役军人、外籍在商丘服役现役军人作长期、一条龙健康保健服务。
针术高超 八方患者慕名来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只要患者来了,有钱没钱都得治,不能让群众跑空趟。”武贺每天接诊治疗的病人有130余人,工作十几个小时,但他始终严谨笃定,不急不躁,待患如亲,似春风化雨。除此之外,他每月定期去北京国家老干部疗养院为共和国老兵、离退休首长作健康保健。“武氏特针”现已被北京北科健医学科技中心精准医学研究所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命名为1号特针疗法······
王某,今年20岁,是一名来自宁陵县的女孩,一个多月前,饮酒后不慎从三楼坠落,摔至高位截瘫,父母为此痛心不已。不知何从时,在别人的介绍下,找到武贺医生。经过望闻问切,武贺为其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通过针灸并配合口服中药的方式,双管齐下进行治疗。目前,女孩已能自己在床上翻身,还能自己坐起来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让女孩父母惊叹不已,对武医生更是感激不尽。“刚开始,孩子是被我们抬过来的,完全不能动,没想到被武医生治疗一个多月,就效果这么明显,下一步,我们一定继续积极配合治疗。武医生不仅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也给我们家庭带来了希望,太感谢了!”
徐女士,在商丘市区一幼儿园上班,右腿因一次扭伤,再加上工作原因常年久站,每天下班后,右腿就疼痛难忍,根本无法正常走路,都是拉拉着走,给其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五一假期,经人介绍找到武贺。“武医生给我扎第一次针后,我的右腿就感觉明显轻松了很多,昨天又扎了第二针,今天又进行了放血治疗,感觉右腿比左腿还轻松,怎么活动也不觉得疼了。武医生真是针到病除,名不虚传。”徐女士高兴地说。
“武老师,我们来看你了,给你带了蔬菜和水果。”“来就来吧,还带东西干嘛?”“几天不见,想你了呗!”正当记者采访时,一男两女从外边走进诊所,他们和武贺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好不亲切,像是左邻右舍的乡亲,又似常来常往的亲戚。了解得知,他们是浙江台州的,以前也是武贺的患者,在看病的过程中,逐渐和武贺熟络起来,现在双方已经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你们来找武医生看病,算是找准地方了,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我和堂姐就是武医生给治好的,堂姐是腿疼,且双腿僵硬。我去乡下接她时,她自己都上不去车,靠别人的帮助才行。请武医生给她治疗后,扎了两天针,堂姐双手提着菜走路非常轻盈,就跟小跑一样。后来,我就把身边身体不舒服的亲戚朋友,都拉过来请武医生诊治,各个治疗效果都很好。”来自浙江台州的范女士说起话来快人快语,像个百灵鸟。
周女士,来自首都北京,她患有肩周炎、关节炎、类风湿、腰疼等病,手指严重变形,伴有疼痛,用她的话说“浑身都不舒服”。日前,经朋友介绍,她乘坐高铁慕名来到睢县,找武贺诊病。痛则不通,武贺第一次给她施针时,周女士没忍住,竟然疼地流下了眼泪。“今天扎针就不那么疼了,我的手指也不疼了,浑身明显舒服了很多,武医生的医术确实很棒,给他点赞。”
杨女士,睢县董店街道办事处辖区居民,因患上肩周炎,疼的右胳膊根本抬不起来,被武贺针灸治疗了两次,就彻底治愈。“我又把俺爸带过来治疗了,他面部痉挛已经15年了,左眼老是睁不开,且又影响到了右眼,让武医生扎了两次后,有了明显效果,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了。”
医者仁心 非遗针灸“活”起来
“把中医针灸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并用之于民,就是对中医文化最好的传承和保护。”武贺说,凭一己之力很难满足众多患者的需求,他已在睢县建立了传承培训基地,将循序渐进地将非遗“武氏特针”疗法传授给更多的青年中医爱好者,继而发扬光大,让非遗针灸真正的走进群众生活,造福于民。
“目前,睢县青年侯涛已跟我学习两三年了,基本上能独当一面。来自浙江浙医健杭州医院康复科的医生汤舟和来自深圳的向天池被‘武氏特针’的疗效所吸引,特来拜师学艺。还有新疆、天津、广西、贵州的中医爱好者都正在跟随学习。我一定要让非遗武氏针灸在睢县‘活’起来,全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武贺自信地说。
武贺将“传递大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让中医针灸学薪火相传,服务于民,他在睢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随志愿服务队分别开展了进敬老院、进社区、进企业等义诊活动,为孤寡老人和广大群众治病除痛,呵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医者当如烛。自2022年进驻睢县以来,武贺凭着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武氏针法,高尚的仁心医德,亲和的待患态度,为患者祛了病解了痛,也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深受患者信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武医生您好,一年前,俺家属因一次手术,落下了语言障碍、身体失衡、行动不便、眼睛有重影的后遗症,走动都得坐轮椅,穿衣吃饭都需要家人帮助,麻烦你帮俺治疗治疗吧!”“好的好的!赶紧坐下歇歇,你们怎么找到我这里来的?”“俺小区的邻居也是这样的病,被你治好了,就是他推荐我们来找你的。”就在记者采访即将结束时,又有一位来自开封市区的66岁的张姓患者上门求诊······(记者 李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