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河南讯】每年6-8月毕业季,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进入高峰期。作为承载学生求学经历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凭证,开封市杞县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始终以“精细、精准、精心”为标准,以专业服务守护每份“青春记录”。
自5月起,中心安排专员轮班值守,日均接听咨询电话80余次。针对毕业生普遍关注的“档案邮寄地址”“档案查询流程”等高频问题,通过“杞县人才交流中心”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号发布图文详解,实现解读“可视化”,单条内容播放量超1000次;同时,建立“毕业生服务群”,实时回应毕业生疑问,切实做到“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
档案接收环节核对档案袋是否加盖学校公章、骑缝章是否完整,对密封破损或材料缺失的档案当场登记并联系学校补正,确保“源头可溯”;通过比对档案内学籍表、毕业证复印件等关键材料,重点核查姓名同音不同字、身份证号错漏等问题,实现“人档一致”;运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录入姓名、性别、毕业院校、专业等基础数据,并及时上传至档案系统,解决毕业生“档案去哪儿了”的查询难题。
依托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库,中心建立“电子档案编号库”,按“毕业年份-院校-专业”分类检索,支持姓名、身份证号、档案编号多维度查询,平均查档效率显著提升。针对开封市寄回、人事代理等特殊类型档案,设置专属标签,实现精准定位。档案库房严格执行“十防”标准,配备温湿度监控系统,每日定时通风消毒。纸质档案按“接收顺序编号+分类表分柜存放”原则管理,建立《档案出入库登记本》,详细记录调阅人、调阅时间、用途等信息,确保实体档案“流向可追、责任可究”。
档案虽轻,却承载着万千学子的职业起点。杞县人才交流中心将始终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严谨的核对、精准的录入、规范的存档,守护好这份“青春的答卷”,为高校毕业生的成长之路筑牢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