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二程文化与新时代青年精神涵育研习营在河南大学开营

2025-07-09 14:56:14 来源:大公网.河南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网河南讯】7月7日,由河南省宋文化研究院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日新书院联合主办的“洛学寻根·理润初心”二程文化与新时代青年精神涵育研习营开营仪式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行。

  研习营活动面向清华大学和河南大学文、史、哲三个专业的本科生,以“洛学寻根、理润初心”为研习主题,溯本求源,深入探寻伊洛文化的精神根系,格物致知,引导学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来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日新书院和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院的研习营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对二程思想的探索之旅。

  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顾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金刚出席开营仪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张占党、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祁琛云、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党鸿军、河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科等应邀出席,开营仪式由河南省宋文化研究院院长耿元骊主持。

  在开营仪式上,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指出,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作为百年学府的重要起点,承载着厚重的学术传统与文化使命。嵩县不仅是河大抗战时期最久的办学地,更是二程理学的重要发源地,体现出学校与中华思想传统的深层联结。在“两个结合”与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河南大学积极探索宋代理学的当代表达,强调二程思想对于回应技术中心主义挑战的思想价值。此次研学营在历史文化学院百年院庆之际举办,既是文化传承的实践,也是学术担当的体现。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顾涛教授指出,二程讲学地与1925年建成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雅楼共同构成庄严背景,为本次活动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河南作为人文底蕴深厚之地,是文化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他表示,此次研习营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日新书院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省宋文化研究院共建合作的重要实践,不仅是一次宋代理学与二程思想的“朝圣之旅”,更是百年文脉的再度会通。期望此次活动成为两校持续共建育人的新起点,激发更多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的可能。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金刚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维度切入,指出清华大学与河南大学因冯友兰先生结下深厚渊源,在学术传承与精神气质上高度契合。他回顾了自己在洛阳支教与调研的经历,强调中原大地对宋代理学的深远影响,并感谢河南省宋文化研究院在洛学研究与典籍整理方面的努力。他提出,在北宋人物千年诞辰接连到来的历史节点上,中国文化正迎来再度造极的契机,两校青年应勇担文化复兴之责。最后,他殷切期待此次研习营圆满成功,并以此为起点,开启两校深化合作、共育英才的新篇章。

  参与本次研习营的学生代表依次发言,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实践期待。学生代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韩婧瑛表示,希望能够在研习过程中将格物致知精神转化为求真务实的态度,以创新激活传统基因。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日新书院本科生张冬雪感谢此次由河南大学和河南省宋文化研究院提供的机会,可以深入参与对宋文化的理解和研究。

  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顾涛共同将营旗授予韩婧瑛、张冬雪两位学生代表手中。

  在耿元骊与赵金刚的共同主持之下,两校研习营学员开启“破冰之旅”。赵金刚以独特的创意,将地域文化与自我介绍巧妙融合,带领学员们展开一场别有趣味的“南北对话”。从北方到南方,学员们结合自己的家乡特色与求学经历进行分享,两位老师适时穿插生动的历史知识,将一方水土的人文脉络娓娓道来,不仅让现场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更在无形之中搭建起跨越地域与校际的沟通桥梁。

  据悉,本次研学营横跨开封、洛阳、郑州三地,不仅设置了多场学术名家专题讲座,从专业视角深入解读理学文化。还精心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实地考察行程。学员们将走入文化遗址,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当代表达,打破地域壁垒,激发思想碰撞,促进知识共享。(张幸子、李婷 )

责任编辑:he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