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河南讯】水脉系民生,沟渠畅则农田兴。鉴于近几年汛期雨水大,为防范引发农田渍涝,杞县城郊乡党委政府扎实推进沟渠连通整治工程,全力构建“河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水网体系,让“小沟渠”真正服务好“大民生”。
城郊乡调配大型机械疏通河道
以 “问需于民” 找准工程发力点。组织各行政村全面排查辖区水渠、沟渠、洼地,掌握历年“易涝点”详情,广泛征求各村广大党员群众意见,建立 “群众需求清单”,乡政府结合各村农田分布特点,科学制定水系连通排涝方案。对堵塞沟渠进行清淤疏淤,对低洼地带及排水不畅的地块,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新挖作业。先后累计出动人工达110 余人次,投入钩机92台次,调配铲车 78 台次,新修及疏通沟渠15.5公里,打通堵点断点14个,预埋涵管14处,有效排除易涝点积水面积5000余亩,使乡域内的水利设施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以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推动工程进度。创新实施 “群众监督员” 制度,邀请熟悉地形、热心公益的村民参与工程监管。在城郊乡豆贵寨村连通工程中,村民代表提出预埋管道避开开挖沟渠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议被采纳,既保护了基本农田,又增强了群众参与感。同时推行 “以工代赈”,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参与施工,让群众在工程建设中既当 “建设者” 又享 “收益权”。
建立长效管护保障机制确保沟渠畅通。推行 “沟渠长制”,将管护责任细化到村小组、具体责任人,实行网格化管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沟渠时刻畅通。同时组织村民开展常态化巡查,形成 “有人建、有人管、管得好” 的良性循环,改变了之前“春季疏通秋季堵”的情况,有效的解除汛期积水的问题。
群众的认可,是检验工程成效的最高标准。今年6月29日,杞县遭遇强降雨,全域降雨量超50毫米。大雨过后,匆匆赶到田地的仁里寨村民望着迅速排空积水的农田高兴的说“这次沟渠疏通的真好,再也不用向以前那样每次下雨都要担心庄稼被淹了,农田里基本没什么积水,庄稼被淹的情况终于成为历史了。”“沟渠承载的不是泥水浊土,更是民心所向的温度。疏通沟渠是为岁稔年丰铺就坦途路。
下一步,城郊乡将继续深化沟渠连通工程建设,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及监管措施,着力构建功能完备、管护高效的现代化农田水利体系,全力保障灌溉水渠的排水、引水畅通,让“小沟渠”成为服务百姓生活的“幸福渠”。”城郊乡党委书记卞防表示。